试论网络剧的泛娱乐化取向--基于网络剧题材的分析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和影像技术的发展,人们拥有了电台、电视,电脑及各种移动电子设备,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新媒体时代以极快的速度席卷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电视时代业已存在的“娱乐化”现象,也在互联网的催化中,进一步发展成为了“泛娱乐化”现象。同时网络剧也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发展而来的新影视形式,经过了几年的野蛮生长,乱象丛生的发展初期后,我国国产网络剧逐渐形成了一个用户群和体量都十分庞大的市场。而网络剧也受到泛娱乐化浪潮的影响,出现了许多市场乱象,因此本文拟对网络剧的泛娱乐化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
  尽管网络剧发展较晚,但网络剧的数量十分可观,难以对所有网络剧题材进行统计分析,因此本文拟将近五年网络热播剧的题材作为研究对象,将2014-2018年每年播放量前20的剧集作为研究样本,并对相应的题材选择和题材变化的趋势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娱乐性题材依然是网络剧的主流,严肃题材的创作也在逐渐娱乐化,且亚文化题材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网络剧仅从题材选择的角度来看,可以看出网络剧中娱乐性题材的突出呈现具体体现在娱乐性题材占据主流趋势、严肃题材娱乐化和亚文化题材数量不断增加三个方面,且同时存在创作上的媚俗化、观众观看的狂欢化,营销的泛娱乐化和亚文化兴起四个主要特征。
  然后本文从技术导向、文化背景和市场环境三个角度剖析了网络剧泛娱乐化现象的成因,从技术角度来说,技术的革新使大众从文字消费转向图像消费,互联网媒介的发展也对媒体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且网络剧是信息时代相对于电视剧更适合亚文化发展的平台;从文化背景来说,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泛娱乐化网络剧较低的欣赏成本,以及底层大众长期被压抑的表达诉求,使得网络剧作为能够缓解压力的一种精神乌托邦获得了大众的青睐,而后现代主义思潮也使网络剧呈现出了泛娱乐化的特点;同时网络剧作为朝阳产业,其产业链具有明显的互联网特征,且政府针对网络剧的鼓励性政策也让网络剧产业处于相对宽松的市场监管环境中,也由于市场监管较为宽松,利益驱使下网络剧市场也产生了许多乱象,造成了泛娱乐化现象的进一步蔓延。
  最后本文从创作、政府监管,行业自治以及宣传导向等角度提出了网络剧创作的突破路径,认为网络剧应该提高原创能力,建立高效良性循环的市场链,发挥影视作品弘扬主流价值观的积极作用,配合合理有效的政府监管来遏止网络剧泛娱乐化现象的进一步蔓延,推动网络剧产业良性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一带一路”倡议自习近平2013年提出之日起,便受到中西方媒体的广泛关注。批评话语分析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被广泛应用于新闻语篇的分析当中以揭露意识形态,现今多与数据库工具相结合进行分析。本研究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出发,结合数据库工具,以Fairclough所提出的三维模型为基本研究构架,通过对由选自《中国日报》和《北京周报》的23篇新闻报道(字数13,789)和选自《新闻周刊》和《华盛顿邮报》
评价理论不仅被用于批评话语分析,还用于积极话语分析,来描述话语发出者的态度和立场。重大会议的新闻报道是积极话语分析的主要材料来源。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的主题是共同命运,共同行动,共同发展。本文以评价理论为框架,对32篇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新闻报道中的评价资源进行积极话语分析。研究的问题主要包含三点:第一,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新闻报道中的评价资源的总体分布特征;第二,博鳌亚洲论坛2
学位
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孟子》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要让以其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经典文化得到国际社会的深入理解离不开文化典籍的译介。翻译不是简单地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还包含源语与目标语之间文化的交流与传递。  本文以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及艾克西拉的翻译理论为视角,借鉴包惠南对于文化专有项的观点选取《孟子》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儒学术语词,关系称谓词及数量词作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理
学位
文学作品中的疾病有丰富的文学内涵,而品特戏剧中的疾病更是推动了品特戏剧风格的形成。品特在戏剧中呈现了各种形式的疾病,并将疾病作为文本构件凸显文本的主题,疾病叙述在其戏剧叙事中有重要影响。詹姆斯·费伦的修辞叙事学提出叙事的不稳定性、张力共同推动叙事的进程。本文以《月光》、《看管人》和《生日聚会》为研究对象,探究疾病叙述在戏剧叙事进程中的影响,从修辞叙事学的角度理解戏剧叙事的内涵。  本文以修辞叙事学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研究领域出现“文化转向”以来,译者的边缘地位才得以提升,随之,译者主体性引发了学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众多流派中,阐释学是就材料与文本的意义进行理解并展开阐释的理论和哲学,其与翻译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渊源。作为阐释学的主要人物之一,乔治·斯坦纳的阐释运作理论使得阐释学和翻译的关系更加紧密。斯坦纳将翻译的过程分为信任、侵入、吸收、补偿四个步骤,每一步骤都充分彰显并有力佐证了译者主体
贾平凹是当代中国文学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也是最早进入国际舞台的当代中国作家之一。《土门》是贾平凹1996年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小说围绕乡村与城市间的争斗,讲述了仁厚村在城市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阵痛。小说一改作者一贯排斥都市、向往乡村的情结,理智地对城市当中腐朽的生存方式和乡村的保守心态进行了剖析。这样一部紧扣现代脉搏的文学作品,在翻译上是有一定难度的。译者从怎样的角度出发进行翻译,将会最终决定译者
学位
随着西方平权思想的不断兴盛,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地位不断上升。出生、生活于美国,却带有不可磨灭的中国东方文化印记的美籍华裔女性作家群体开始书写身份认同的冲突与曲折。她们的书写成为美籍华裔文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新世纪以来,大陆学界对美籍华裔英语文学女性作家的研究较集中在汤亭亭、谭恩美等主流作家及作品研究,关于新晋美籍华裔作家研究和作品的对比研究较少,并且关于华裔女性生存处境和主体意识衍变的动态研究较为缺
学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我国电视剧市场引进了一大批优秀的美剧,这些作品为中西文化的沟通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因而精准地道的字幕翻译则显得尤为重要。  近些年来,字幕翻译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们关注。但是,在国内,相关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实践层面,研究深度不足。基于这一现状,本文以文化传播理论模因论和字幕翻译为理论框架,以新兴高分美剧《我们这一天》作为案例,采用文献收集法、描述
学位
口碑在改变消费者态度和行为,以及影响消费者决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口碑传播与扩散突破了原有的时空模式的限制,爆发出对于个体、企业乃至整个社会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当今人们在做消费决策时,也越来越依赖于人际之间的口碑信息,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强度对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口碑传播的影响日益扩大。  本文旨在用量化研究的方式探究网络用户的关系强度对口碑效应的影响,探讨了消费者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