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口碑在改变消费者态度和行为,以及影响消费者决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口碑传播与扩散突破了原有的时空模式的限制,爆发出对于个体、企业乃至整个社会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当今人们在做消费决策时,也越来越依赖于人际之间的口碑信息,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强度对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口碑传播的影响日益扩大。 本文旨在用量化研究的方式探究网络用户的关系强度对口碑效应的影响,探讨了消费者在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碑在改变消费者态度和行为,以及影响消费者决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口碑传播与扩散突破了原有的时空模式的限制,爆发出对于个体、企业乃至整个社会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当今人们在做消费决策时,也越来越依赖于人际之间的口碑信息,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强度对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口碑传播的影响日益扩大。
本文旨在用量化研究的方式探究网络用户的关系强度对口碑效应的影响,探讨了消费者在口碑说服作用过程中的行为意愿变化。研究立足现实,在大量阅读钻研文献的基础上,基于传播说服理论和前人研究成果,构建关于关系强度影响口碑传播效应的理论模型,以电影业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抽样调查,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回归分析以及中介效应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关系强度对口碑说服效果和用户分享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强度对信任度、同质性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信任度和同质性在关系强度对口碑说服效果的影响过程中均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依据研究结果,在网络环境中,口碑发送者与接收者关系强度的感知体现在消费者对口碑信息的搜索、接收、再传播过程中,从而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与口碑说服理论相吻合。并且根据本研究中的调查数据,关系强度作用于口碑效应的发挥相比同质性更依赖于信任度,另一方面口碑发送者与接收者的相似性也会影响消费者对口碑的信任。企业在针对大学生市场进行口碑营销时,可以通过对这几个变量进行监测,更加准确地预测大学生的行为意愿,为电影网络口碑营销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启示,力图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同属于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焦虑和策略对二语习得影响深远。探究学习者焦虑状态,学习策略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外语学习和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口语焦虑状态,口语策略的使用情况,以及口语焦虑和口语策略之间的关系。 本文研究以下四个问题:(1)英语课堂口语焦虑的来源有哪些?(2)英语专业学生口语策略的使用情况如何?(3)英语口语焦虑与口语策略的运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4)高焦虑
“一带一路”倡议自习近平2013年提出之日起,便受到中西方媒体的广泛关注。批评话语分析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被广泛应用于新闻语篇的分析当中以揭露意识形态,现今多与数据库工具相结合进行分析。本研究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出发,结合数据库工具,以Fairclough所提出的三维模型为基本研究构架,通过对由选自《中国日报》和《北京周报》的23篇新闻报道(字数13,789)和选自《新闻周刊》和《华盛顿邮报》
评价理论不仅被用于批评话语分析,还用于积极话语分析,来描述话语发出者的态度和立场。重大会议的新闻报道是积极话语分析的主要材料来源。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的主题是共同命运,共同行动,共同发展。本文以评价理论为框架,对32篇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新闻报道中的评价资源进行积极话语分析。研究的问题主要包含三点:第一,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新闻报道中的评价资源的总体分布特征;第二,博鳌亚洲论坛2
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孟子》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要让以其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经典文化得到国际社会的深入理解离不开文化典籍的译介。翻译不是简单地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还包含源语与目标语之间文化的交流与传递。 本文以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及艾克西拉的翻译理论为视角,借鉴包惠南对于文化专有项的观点选取《孟子》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儒学术语词,关系称谓词及数量词作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理
文学作品中的疾病有丰富的文学内涵,而品特戏剧中的疾病更是推动了品特戏剧风格的形成。品特在戏剧中呈现了各种形式的疾病,并将疾病作为文本构件凸显文本的主题,疾病叙述在其戏剧叙事中有重要影响。詹姆斯·费伦的修辞叙事学提出叙事的不稳定性、张力共同推动叙事的进程。本文以《月光》、《看管人》和《生日聚会》为研究对象,探究疾病叙述在戏剧叙事进程中的影响,从修辞叙事学的角度理解戏剧叙事的内涵。 本文以修辞叙事学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研究领域出现“文化转向”以来,译者的边缘地位才得以提升,随之,译者主体性引发了学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众多流派中,阐释学是就材料与文本的意义进行理解并展开阐释的理论和哲学,其与翻译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渊源。作为阐释学的主要人物之一,乔治·斯坦纳的阐释运作理论使得阐释学和翻译的关系更加紧密。斯坦纳将翻译的过程分为信任、侵入、吸收、补偿四个步骤,每一步骤都充分彰显并有力佐证了译者主体
贾平凹是当代中国文学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也是最早进入国际舞台的当代中国作家之一。《土门》是贾平凹1996年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小说围绕乡村与城市间的争斗,讲述了仁厚村在城市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阵痛。小说一改作者一贯排斥都市、向往乡村的情结,理智地对城市当中腐朽的生存方式和乡村的保守心态进行了剖析。这样一部紧扣现代脉搏的文学作品,在翻译上是有一定难度的。译者从怎样的角度出发进行翻译,将会最终决定译者
随着西方平权思想的不断兴盛,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地位不断上升。出生、生活于美国,却带有不可磨灭的中国东方文化印记的美籍华裔女性作家群体开始书写身份认同的冲突与曲折。她们的书写成为美籍华裔文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新世纪以来,大陆学界对美籍华裔英语文学女性作家的研究较集中在汤亭亭、谭恩美等主流作家及作品研究,关于新晋美籍华裔作家研究和作品的对比研究较少,并且关于华裔女性生存处境和主体意识衍变的动态研究较为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我国电视剧市场引进了一大批优秀的美剧,这些作品为中西文化的沟通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因而精准地道的字幕翻译则显得尤为重要。 近些年来,字幕翻译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们关注。但是,在国内,相关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实践层面,研究深度不足。基于这一现状,本文以文化传播理论模因论和字幕翻译为理论框架,以新兴高分美剧《我们这一天》作为案例,采用文献收集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