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世纪未至今,并购已经成为资本市场永恒的话题。自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兴起公司并购以来,全球已经历了六次大的并购浪潮。全球化竞争成为现实,而并购也正在改变着我国公司的格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期权定价理论来研究和分析我国的公司并购。期权是20世纪金融衍生市场创新的成功典范,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活力。伴随着期权市场的发展,有关期权定价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本文所采用的期权定价理论是经典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和二叉树定价模型,用这两个模型分别对公司并购的三个阶段—并购前的准备阶段、并购定价阶段和并购后绩效评价阶段进行分析,每个阶段都辅之一个著名的并购案例,从而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全局的角度来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目的、国内外有关期权定价理论在公司并购中应用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二、三章则分别详细论述了公司并购、期权定价的相关知识和理论;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该章重点分析了期权定价理论为什么以及如何可以在公司并购前准备阶段、并购过程中和并购后进行运用;最后一章就期权定价理论在公司并购中的运用这一论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展望了一下今后的发展。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理论与案例、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结构。既有公司并购和期权定价这些理论性的内容,又有相应的并购案例作为解释说明和论证实践;既有对国内和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借鉴,又有新的突破和创新。文章的创新之一在于将期权定价理论运用到公司并购后的绩效评价中,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在国内外有关并购的论文和著作中很少见到。本文在详细概括了公司并购绩效评价的相关内容后,将由Rubinstein在1976年提出的期权定价模型运用到对公司负债价值评估中,从负债价值的角度对公司并购绩效进行评价,从而判断出该并购行为是否达到了当初所制定的目标。本文的另一处创新是在用期权定价理论对公司并购的每个阶段进行分析之后都引用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购前的准备阶段所举的是宝钢集团吸收合并益昌薄板的例子;并购过程中的应用是以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购买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的股权这一跨国并购为例子;对并购绩效评价则举了华能国际收购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拥有的河南沁北电厂55%的权益、山西榆社电厂60%的权益以及山东辛店电厂100%的权益的例子。无论是在金融经济学领域还是在公司管理学领域,期权定价理论在公司并购中的应用都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相信随着期权定价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并购现象的不断出现,今后期权定价理论在公司并购中的运用范围必将更加广泛、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