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青年肺癌患者(年龄≤45岁)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和青年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情况,进一步了解青年人肺癌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符合本研究入排标准的青年肺癌患者125例(7例土族、撒拉族、蒙古族、满族、大细胞癌以及类癌患者由于病例数太少未入组分析)。回顾性分析入组病人的性别、年龄、吸烟史、民族、肿瘤家族史、首发症状、肿瘤部位、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青年肺癌患者(年龄≤45岁)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和青年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情况,进一步了解青年人肺癌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符合本研究入排标准的青年肺癌患者125例(7例土族、撒拉族、蒙古族、满族、大细胞癌以及类癌患者由于病例数太少未入组分析)。回顾性分析入组病人的性别、年龄、吸烟史、民族、肿瘤家族史、首发症状、肿瘤部位、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病理类型、TNM分期、治疗方式等,比较青年肺癌的临床特征,同时分析资料完整的28例广泛期青年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SCLC)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结果本研究收集青年肺癌患者的年龄在25岁-45岁之间,36-45岁为主要人群。青年肺腺癌、鳞癌、小细胞肺癌三者在吸烟状况上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32);腺癌在汉族、藏族、回族中所占比例较大,鳞癌、小细胞癌占比较小,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193);青年肺癌的不同病理类型的首发就诊症状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6);青年肺腺癌患者确诊时血清CEA>5ng/ml、CA125>35U/ml所占比例较鳞癌、小细胞癌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泛期青年小细胞肺癌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9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化疗周期数与无进展生存期有相关性,性别、吸烟史、东部协作肿瘤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治疗方式、化疗方案、确诊时CEA水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dase,NSE)水平与无进展生存期无关,化疗周期数是影响青年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因素(P=0.000)。结论青海地区青年肺癌中以男性多见;首发症状以咳嗽、咳痰最多见。病理类型以腺癌多见;确诊时多为晚期。青年肺癌以脑转移多见;大部分患者治疗以单纯化疗为主。化疗周期数是影响青年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和探讨西宁地区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与血脂、血镁、C反应蛋白之间的关系,并且比较偏头痛与紧张型头痛之间的差异,进而寻找影响西宁地区偏头痛发生、紧张型头痛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西宁地区临床上防治偏头痛、紧张型头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9月1日-2020年12月30日期间住院的偏头痛患者、紧张型头痛患者,以纳入、排除标准为依据,符合要求的偏头痛患者106例、紧张
目的:观察慢性低氧条件下大鼠PGC1-α、Irisin、UCP-1与脂代谢水平,了解慢性低氧环境对脂肪代谢的影响,探究PGC1-α、Irisin、UCP-1与脂代谢及低氧的关系。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常氧对照组、低氧7天组(模拟5km海拔,10%O2)、低氧14天组、低氧28天组,每小组10只。采集血清测量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
目的:研究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醋酸泼尼松龙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中TGF-β1含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就诊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符合瘢痕疙瘩诊断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给予A型肉毒毒素及醋酸泼尼松龙间隔两周交替使用,首次予注射A型肉毒毒素,共治疗6次;对照组给予单一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局部病灶内注射治疗每两周
目的比较简易立体定向软通道手术对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患者血肿清除疗效的差别,评价微创手术对患者功能预后改善的作用,通过对手术患者按残余血肿量分组比较,寻找对患者改善预后效果最佳的残余血肿量以便指导临床操作。方法收集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在发病24小时内入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
目的:观察低氧、低温环境下大鼠葡萄糖耐量及胰岛功能的变化,探讨特殊环境因素对机体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低压氧舱、10%O2)1天、3天、7天、14天、28天组,低温(环境温度4-8℃)1天、3天、7天、14天、28天组,低氧+低温(10%O2+4-8℃)1天、3天、7天、14天、28天组,每组各10只。饲养到一定时间,行腹腔葡萄糖耐量实验,腹主动脉采血,分
目的:通过研究胃癌Ki67分层与胃癌临床病理分期、患者3年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关系,探讨Ki67分层能否为胃癌预后判定提供依据。方法:本次研究搜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胃癌手术患者673例,除去失访73例后按Ki67指数分层进行分组(Ki6750%为D组),回顾性分析各组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期、3年生存
装配式建筑是当前建筑业变革的重要战略之一,但青海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略显迟缓,为制定有效的装配式建筑推进政策,系统评价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是必要的。文章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与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构建了装配式建筑生命周期LCA-LCC集成模型,系统分析预制装配式建筑占用前产生的环境-经济影响。为此开展了:(1)梳理LCA与LCC集成方法,识别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性,选择利用社会支付意愿(WTP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高原环境下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高原地区COPD患者发生VTE并给予及时治疗,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方法:选择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完善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或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患者共155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COPD合并VTE组,共70例,COPD未合并
目的:本文探讨韧带一期修复与下胫腓螺钉,在固定Lauge-Hansen分型中旋后外旋Ⅳ度踝部骨折,并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患者进行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了临床随机对照实验,分析了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创伤骨病科53例,SER-Ⅳ°踝关节骨折伴有DTS损伤的病例。韧带一期修复组(A组)25例,在通过ORIF治疗解剖复位固定骨折断端后,对于高能量损伤所导致的踝关节内侧
目的:通过动态对比度磁共振成像技术(DCE-MR)结合醋甲唑胺负荷试验研究SD大鼠长期在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下脑血流量(CBF)、脑血流储备能力(CVR)以及血脑屏障(BBB)的改变情况。方法:将40只六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高原组和平原组,各20只,将高原组和平原组大鼠分别在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动物实验室(海拔约3700米)和达硕实验动物公司(海拔约500米)饲养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