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无血清全悬浮MDCK细胞培养H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旨在克服鸡胚及贴壁细胞在禽流感疫苗生产中的缺陷而建立的一种培养方式,然而目前无血清全MDCK细胞培养H9亚型禽流感病毒工艺尚未成熟,因此本文对培养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工艺进行探究,为建立和优化细胞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生产禽流感疫苗工艺提供试验数据支持和借鉴。本研究首先在摇瓶中探究MDCK-sus细胞无血清全悬浮培养生长特性,感染参数对病毒增殖的影响,AI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血清全悬浮MDCK细胞培养H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旨在克服鸡胚及贴壁细胞在禽流感疫苗生产中的缺陷而建立的一种培养方式,然而目前无血清全MDCK细胞培养H9亚型禽流感病毒工艺尚未成熟,因此本文对培养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工艺进行探究,为建立和优化细胞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生产禽流感疫苗工艺提供试验数据支持和借鉴。本研究首先在摇瓶中探究MDCK-sus细胞无血清全悬浮培养生长特性,感染参数对病毒增殖的影响,AIV在MDCK-sus细胞增殖过程中营养物质代谢变化,补加不同比例新鲜培养基接种病毒后对不同时间活细胞密度及病毒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5×106cells/m L的接种密度培养细胞具有最优的效率;采用终浓度为7μg/m L的TPCK-胰酶、培养温度为33℃、MOI为0.01、TOI为60小时较为适宜,优化后禽流感病毒HA滴度值可达到10 log2,病毒含量达到108.21±0.61EID50/0.1 m L;禽流感病毒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加快了葡萄糖和谷氨酰胺等营养物质的消耗,同时也加快了对乳酸和铵离子等代谢产物的生成;各比例组补加新鲜培养基并接种病毒后,按照3:2的细胞悬液与新鲜培养基的体积比补加新鲜培养基为最优。进一步尝试了不同规格的生物反应器的工艺,通过放大培养至3 L搅拌式生物反应器进行验证及探究p H值对AIV增殖的影响,继续放大培养至50 L激流式生物反应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p H值为7.0时,感染后48小时AIV的HA滴度达到峰值11 log2,病毒含量达到峰值109.14±0.10EID50/0.1 m L;基于3 L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的悬浮细胞及病毒培养工艺,继续放大培养至50 L生物反应器:感染后48小时HA滴度达到峰值11 log2,病毒含量达到最高值108.76±0.10EID50/0.1 m L,与3 L生物反应器培养特性基本一致。为了增加MDCK细胞表面受体丰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禽流感病毒的滴度,本研究将鸡ST3GAL1基因插入到慢病毒载体中构建重组慢病毒,然后转导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后,收集抗性细胞并命名为MDCK-adh-st3gal1细胞;MDCK-adh-st3gal1细胞传代培养至第10代,经q PCR法检测细胞鸡ST3GAL1基因的表达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SAa-2,3Gal和SAa-2,6Ga受体丰度,最后对比改造前后的细胞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增殖能力。结果表明:重组质粒转导细胞后,效果良好,荧光率达80%以上;MDCK-adh-st3gal1细胞传至第10代,目的基因鸡ST3GAL1仍有表达;稳定表达鸡ST3GALI基因的MDCK细胞,提高了细胞表面a-2,3连接型受体丰度,更适于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感染。本课题研究了生物反应器无血清全悬浮MDCK细胞培养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生产工艺及通过改造MDCK细胞系,为细胞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生产禽流感疫苗工艺的建立和优化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本研究对中国产拟伏果蝇属(Apsiphortica)、斑翅果蝇属(Pseudostegana)以及伏果蝇属(Phortica)进行了整理和考证,共描述17新种和修订描述41已知种,主要结果如下:Ⅰ.拟伏果蝇属Apsiphortica:描述了分布于云南的2新种:直茎拟伏果蝇A.orthophallos sp.nov.;弯茎拟伏果蝇A.sinuatipenis sp.nov.。Ⅱ.斑翅果蝇属Pseud
荔枝是起源于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常绿乔木果树,树体高大,最高可达20m,树冠多为圆头形,枝梢生长旺盛。亩植26株的荔枝园在正常管理下,一般种植后10-13年就开始封行,随着树龄增长,果园密闭程度越来越严重,导致管理难、采收难、病虫害防治难、产量低和果实品质差等系列问题。针对荔枝树体结构不合理这个日益严峻问题,生产中主要通过回缩、开天窗和大枝疏剪等方法来改善树体的光照条件,但是对改造后树形的树体结构和冠
母猪的繁殖泌乳性能是决定养猪业生产及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和乳汁功能性分子在母体代谢及仔代发育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其对母猪繁殖泌乳性能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繁殖性能及不同泌乳性能母猪的肠道菌群和乳汁代谢物的差异,解析肠道菌群或乳汁代谢物对母猪繁殖、泌乳性能调控的可能机制。本试验选取168头经产大白母猪,根据母猪死胎率及仔猪断奶窝重,分别构建高低死胎率及高低泌乳性能母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已被定义为新型环境污染物,具有传播抗生素抗性的风险。畜禽粪便是兽用抗生素及ARGs的重要储存库,关注兽用抗生素胁迫下畜禽粪便堆肥中ARGs的变化对环境卫生及生态安全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以四环素类ARGs为研究对象,在蛋鸡粪堆肥中添加3种不同浓度的强力霉素,探究强力霉素胁迫下蛋鸡粪堆肥对四环素类ARGs和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的影响,为减少和消除四环素类ARGs的污染风
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又称为鲤疱疹病毒3型(Cyprinid herpesvirus3,Cy HV-3),该病毒引起的锦鲤疱疹病毒病(Koi herpesvirus disease,KHVD)可以感染鲤(Cyprinus carpio)、锦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并造成宿主80%以上的死亡率,严重威胁鲤、锦鲤养殖业的安全。目前
在抗菌药物的压力下,耐药因子的突变是导致耐药菌产生的一种重要机制。研究发现,长期暴露含有消毒副产物的环境中,细菌会通过耐药因子的突变对抗菌药物产生抗性。该现象提示具有致突变能力的物质可能会导致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抗性。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是常见的毒素之一,具有致突变能力。AFB1是否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还不明确,有待研究。以大肠杆菌E4为研究对象,我们首先确定了AF
胚胎着床与蜕膜化在早期妊娠过程中十分关键。甲状腺素(Thyroxine,TH)是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的一类氨基酸衍生物,主要包括活性形式的三碘甲酰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和前体形式的四碘甲酰原氨酸(Tetraiodothyronine,T4)。甲状腺素主要参与机体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是人和动物机体内重要的激素之一。在细胞中,甲状腺素T3主要与甲状腺素受体结合通过基因组途径起
胚胎着床和蜕膜化是早期妊娠小鼠子宫中两个极为重要的过程。抑瘤素M(Oncostatin M,OSM)属于白细胞介素6(IL-6)家族的一员。OSM与白血病抑制因子(LIF)信号有关并在第5天小鼠子宫中表达。但是OSM在早期妊娠小鼠子宫中的表达、定位、功能及调节仍然未知。原位杂交结果显示,Osm和Osmr(Osm特异性受体)主要在妊娠第1至4天小鼠子宫腔上皮和腺上皮表达,第5天主要在胚胎周围的基质中
本研究建立了吡喹酮及其主要代谢物4-羟基吡喹酮(含异构体)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离分析方法,并探讨了它们在黄鳝体内的药动学及残留消除规律,为制定吡喹酮在水产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提供理论依据。建立LC-MS/MS法同时检测黄鳝血浆和肌肉中吡喹酮、反式-4-羟基吡喹酮和顺式-4-羟基吡喹酮残留分析方法。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目标分析物采用C18(150 mm×2 mm
副流感病毒5型(Parainfluenza virus 5,PIV5)是引起哺乳动物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且呈世界性的分布,在我国亦出现了流行的趋势。PIV5基因组大小为15246 nt。从3’端到5’端一共编码生成7种常见结构蛋白:NP、V/P、M、F、SH、HN、L。PIV5的宿主较多,可以感染包括犬、虎、豚鼠、貉、貂等哺乳动物。此外PIV5常与其他病原一起混合感染,单一感染的情况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