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体系自旋极化和输运性质的理论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etty5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旋电子学主要研究固体中电子自旋的作用以及对电子自旋的有效控制和操作,是一门结合磁学和与微电子学的交叉学科。由于符合人们开发利用电子自旋性质的工业发展需求,自旋电子学在近年来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则是自旋电子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自旋-轨道耦合将电子的轨道运动和电子的自旋联系在了一起,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有可能利用外电场来调控电子的运动、进而调控电子自旋的手段。这样一种全电学、不需要外磁场或磁性材料就能调控自旋的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和研究热情。而由自旋-轨道耦合所导致的自旋霍尔效应的发现更是推动了人们对自旋-轨道耦合效应以及自旋电子学的研究。另一个有可能给现今电子产业带来革命性发展的研究领域就是分子电子学,它试图从下到上,从原子、分子出发构建新一代电子器件。随着扫描隧道显微镜、自组装技术、劈裂结技术等实验技术的发展以及密度泛函第一性原理计算等理论研究方法的进步,分子电子学也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实验和理论上,人们通过电、磁、力、光、化学、电化学等的作用来调控电子在分子结中的输运过程,以期望能在分子尺度上实现电子器件的功能。在自旋电子学和分子电子学的相关领域内,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纳米体系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自旋极化特征以及自旋输运性质等。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自旋电子学和分子电子学这两个倍受人们关注的研究领域。与自旋电子学相关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以及自旋霍尔效应也分别作了介绍。  第二章介绍了本文所用的一些理论研究方法,包括:平而波展开的模型研究方法、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第三章分析了Rashba自旋-轨道耦合所引起的自旋极化现象。平衡态下,由于时间反演不变性,自旋-轨道耦合并不会引起任何的自旋极化。而在稳衡态下,由于体系几何结构和哈密顿量的对称性,自旋极化分布具有一定的对称性。我们主要研究了Rashba弹道体系在稳衡态下,衰减波对其自旋极化的影响。衰减波的考虑将有助于提高数值计算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从而保证体系在线性响应近似下所应具有的“左右”对称性。虽然衰减波局域于界面附近,由于衰减波与平面波的耦合作用,其对自旋极化的影响还具有长程性。衰减波对自旋极化的影响还与电子的入射能量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最后,我们也讨论了衰减波对自旋流的影响。  第四章研究了广延态和局域态对自旋霍尔极化的影响。虽然纯粹的衰减波对自旋霍尔极化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但是局域态和广延态的混合项对自旋霍尔极化有着很大的影响。在Rashba窄带体系中,混合项对自旋霍尔极化的影响占主导;而在较宽的体系中,则是以广延态的贡献为主。由于这两项之间的竞争,随着体系宽度或者Rashba耦合强度的变化,自旋霍尔极化将发生翻转。自旋翻转的宽度与体系的特征Rashba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半无限体系中,随着Rashba耦合强度的变化,这种自旋翻转现象并不存在。  第五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单层石墨,然后研究了单层石墨在Ni(111)、Au(111)及Ag(111)金属衬底上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置于Ni(111)衬底上的单层石墨确实存在着自旋-轨道耦合效应;但是,单层石墨能带的Rashba劈裂只有10 meV左右的大小。这种自旋-轨道耦合效应来源于单层石墨与金属衬底在界面附近的相互作用。在单层石墨/Au(111)的稳定体系中,单层石墨能带的自旋-轨道耦合劈裂可以达到25 meV左右。我们并没有发现单层石墨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与体系的电荷转移有直接的关系,界面附近的局域电场模型并不适合用来解释这个效应。  第六章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可由单层石墨经过琢刻而成的碳原子链的磁性及其自旋极化输运性质。孤立而较短的碳原子链可能有着非常有趣的磁性特征。C2n纯碳原子链具有2μB的总磁矩,其磁性主要分布于原子链的末端。而对于氮参杂的碳原子链NC2n+1N和CnNCn,其基态的磁性具有类似于自旋密度波的分布形式。原子链C2n+1和NC2nN则不具有磁性。所有这些原子链的磁性特征都可以通过各原子链中原子间的成键方式以及体系的未配对电子态而得到很好的解释。当这些原子链置于非磁金属电极之间以形成输运体系时,其磁性都将受到极大的削弱。但是,通过一定的拉伸作用,置于两个金电极间的氮参杂碳原子链可以实现极好的自旋过滤效应。对于本身具有和本身没有磁性的碳原子链,它们的费米电导有着不同的自旋极化特征。即使考虑了自旋极化,碳原子链总电导的奇偶振荡现象依然存在。  第七章是本文的一个简要总结。
其他文献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MOS: Metal-Oxide-Semiconductor)作为微电子器件的核心结构,在学术和产业界中均获得了众多关注。Cr(铬:Chromium)金属薄膜由于其反铁磁性的电子自旋密度波
医学成像中的3D物体的可视化是观察和分析人体器官和组织的重要工具。然而可视化的计算速度限制了可视化的实时交互性,从而影响了其应用。本文对最大强度投影(MIP)进行加速,
轻标量粒子是否存在以及它们的夸克构成和性质是粒子物理学中的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几个质量在1GeV以下的标量共振态:σ(600)、α0(980)、f0(980)和k(700),其中,α0(9
学位
学位
在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中,散射实验的作用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对原子和分子物理、原子核物理以及粒子物理的建立和发展上,散射实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等离子体物理中,电子碰撞激发
量子纠缠是量子通信中重要的部分,也是有别于传统通信的一个明显特征,从出现到在通信领域的应用,这过程中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与此同时,量子信息科学也得到迅猛的发展。随着理论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超快激光技术发展迅速,脉宽已经从皮秒压缩到飞秒、甚至阿秒量级。伴随着这种超短脉冲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超短脉冲整形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飞秒光谱全息是脉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