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品牌效应与中国奢侈品消费群体行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u820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中国成为了全球奢侈品消费规模最大和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中国已经超越日本等国家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各大国际知名奢侈品品牌纷纷进入中国,试图抢占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这块大蛋糕。然而,长久以来,尽管已经在中国开设了大量包括旗舰店在内的品牌专卖店,这些国际奢侈品品牌一直面临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问题,中国消费者往往会舍近求远,选择到奢侈品品牌的原产地进行购买。同时,中国本土的奢侈品产业也始终未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没能在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本文关注奢侈品品牌的国际市场营销问题以及中国本土奢侈品产业发展情况,主要探讨以下问题:为什么各大奢侈品品牌所开设的旗舰店会面临“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为什么中国消费者会有如此之高的奢侈品购买热情?为什么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消费者在本国已有奢侈品旗舰店的情况下,仍舍近求远来到奢侈品的原产地的旗舰店选购奢侈品?中国的奢侈品行业应当如何展开国际营销,打造属于自己的奢侈品品牌?经过市场调查和理论研究,本文认为,国际奢侈品品牌的形成都经历了“从奢侈品到奢侈品品牌”和“从奢侈品品牌到品牌化”两个过程,正是由于这两个过程使得奢侈品品牌产生了品牌效应,在对消费者选择奢侈品购买地时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在得出一般性结论后,本文进一步将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群体分为四类,分别归纳出了群体特征,并由此发现了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三个动机,分别是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面子”产生的心理动机和奢侈品营销产生的催化作用,随后总结出了原产地效应在中国消费者行为中的四个具体体现:价格因素、产品与购物环境的多样性、服务体验以及象征意义。最后,针对中国本土奢侈品产业的现状,首先分析了中国发展本土奢侈品产业的必要性,然后从断裂的中国奢华之风、飘摇的高雅消费群体、残缺的奢侈品牌基因和太短的奢侈品牌历史等四个角度来论证中国没能产生本土奢侈品品牌的原因,最终根据上述分析,为中国打造本土奢侈品品牌、真正实现中国本土奢侈品产业的“中国梦”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复合绝缘子的结构组成、伞裙护套的作用。重点从模具结构与工艺过程两个方面说明了伞裙护套注射成型工艺,通过讲述模具外框、伞裙模块、模具型腔对伞裙护套外观质
<正>本文首先分析了"最后100米"物流配送的发展现状,接着,本文对"最后100米"物流配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在未来,我国的末端物流将往智能技术、组织创新和代收服务的方向
随着航空技术和无人机性能的不断发展,航迹规划技术作为无人机自主导航的关键技术,俨然成为无人机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无人机航迹规划是指在分析飞行环境、飞达目的地时间以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科学精炼地提出要积极培育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服务
生态用地对城市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关键性生态用地的识别与安全格局的构建是实现城市精明增长和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以河南省平顶山新区为例,结合GIS(Geographic Informa
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被破坏,导致到达地球表面太阳的UV-B辐射增强,对植物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其中包括对DNA、抗氧化酶系统、光系统Ⅱ(PSⅡ)的作用以及植物体内类黄酮等保护物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群的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长。目前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市,社会对农村养老服务的关注度却远低于城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对现代养老
于2005年5—10月,在未经过度人为干扰(大面积人工造林及农田开发)的大青沟地区(42°52′N,122°55′E)和自20世纪50年代大面积人工造林并相应开发农田的章古台地区(42°43′N
违今为止,我国中小学校施行的是由教务处进行笼统管理运作、以学科课程教育为核心的“单部式办学机制”。正是这种机制助长了“应试教育”不良倾向,它有利于“学科学习目标”的
以地统计学的半变异函数为分析工具,分析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水分在垂直方向的空间变异特征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形等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1)球状模型可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