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放大镜辅助原位显露并保护甲状旁腺的方法及作用,总结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原因及低钙血症的防治对策。方法:对2010年-2012年天津第四中心医院首次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50例随机分成A、B两组进行手术。根据肿物范围及高危因素,A组75例患者再分成A1组52例:行术式1患侧腺叶及峡叶切除、单侧Ⅵ区淋巴结清扫,A2组23例:行术式2全/近全甲状腺切除、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两种术式均保留甲状腺后被膜,未精细解剖寻找甲状旁腺;B组75例患者,分成B1组55例:行术式1患侧腺叶及峡叶切除、单侧Ⅵ区淋巴结清扫,B2组20例:行术式2全/近全甲状腺切除、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手术中均应用眼镜式放大镜辅助通过精细被膜解剖原位显露并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检测记录各组术前及术后第1、2、3、7、14天及术后1月血Ca2+及甲状旁腺素PTH的水平,观察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检测各组Ⅵ区淋巴结平均清扫个数及甲状旁腺误切率;追踪1年短期复发率,并对A、B两组组间、组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A1、A2组患者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17.3%(9/52)、56.5%(13/23),A2组并出现3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3.0%(3/23)。B1、B2组患者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分别为10.9%(6/55)、35%(7/20),B组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在术中放大镜辅助原位显露并保护甲状旁腺的B2组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低钙血症的发生率较未暴露寻找甲状旁腺的A2组明显降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采用术式1的患者,术后血钙及PTH下降程度B组较A组小, A、B两组血PTH、血钙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术式2的患者,B组术后血钙及PTH的下降程度较A组小,恢复较A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A、B两组患者行相同术式下,Ⅵ区淋巴结平均清扫个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甲状腺旁腺误切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A、B两组术后1年短期复发率相当(P>0.05)。5.A、B两组同组间比较,随切除范围的增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低钙血症及甲状旁腺误切的发生率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常并发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低钙血症,随切除范围增大,特别是甲状腺全切联合双侧Ⅵ区颈淋巴结清扫的手术,甲状旁腺损伤机率增加,可能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2.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眼镜式放大镜辅助原位显露并保护甲状旁腺,可有效减少甲状旁腺的误切,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低钙血症的发生,此方式并不影响颈清效果及短期预后,尤其是在甲状腺全切中,利于术后旁腺功能的恢复,是相对安全可行的。3.术后第2天常出现血钙低值,术后1月多数恢复。术后前3天宜常规检测血钙、PTH变化情况,根据病情给予补钙,促进甲状旁腺功能早期恢复,可有效减轻低钙血症对患者身体和心理上的影响。4.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关键是对甲状旁腺解剖特点的熟悉,术中采用精细被膜解剖及三级血管解剖技术,尽量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或行必要的甲状旁腺白体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