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洪水资源化利用分析与实践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H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利用淮河流域已有水文资料,针对淮河流域严重缺水、水质恶化等问题,将洪水作为一类水资源来考察,提出实施洪水资源化的思路及方案,并对洪水资源化的利用模式及运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 论文首先分析了淮河流域的基本情况、流域水系特点、治理开发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水利工程等方面情况。 其次论文明确了洪水资源化的定义及内涵;通过分析我国治水思想的演变过程,提出解决水问题的核心理念是“人与洪水和谐相处”。 然后通过对淮河流域水资源特性进行研究,进行了淮河流域实施洪水资源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提出了洪水资源化的实现途径。 接着,论文提出淮河流域洪水资源化的实现手段,提出了通过水库科学调度、抬高汛期限制水位、动态管理汛限水位、跨流域调水等解决方案,以及等洪水预报、建立洪水利用社会保障体系等非工程措施,并用工程实践实例进行了印证。 最后提出实施洪水资源化下一步应研究的工作及近期展望。
其他文献
我国的二、三级双车道公路,通车里程不到公路通车里程总数的30%,发生的交通事故起数及造成的死伤人数却是全国公路的60%以上。改善双车道公路的交通安全水平势在必行,交通安全评价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因其轻质高强、便于施工、耐腐蚀等优点而开始受到土木工程领域的日益关注,开始以各类形式应用于工程结构当中。传统的人造
随着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的不断发展,多高层钢框架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在钢结构设计过程中,工程师们一般都是将梁柱节点设计成所谓的“刚节点”,这种理想化的假设虽然能大大
在隔震技术研究之初,大多数学者以研究滑动、滚动隔震为主。后来,由于夹层橡胶隔震支座技术的引进以及滚动隔震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学者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夹层橡胶隔震支座技术上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解决日趋尖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兴建长距离的大型输水工程。为了保证供水系统的运行安全,防止系统中
堤防是我国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堤防安全涉及的因素众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常规的定值安全评价方法,由于没有考虑到设计变量的变异性,安全系数的大小并不能完全确
随着多、高层建筑的增多以及混凝土结构的广泛应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由于具有侧向刚度大、承载力高、耗能能力强等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以及混凝
为研究劲性骨架拱桥施工全过程受力规律以及承载力,以金阳跨金沙江特大桥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型有限元Midas Civil进行桥梁施工过程受力分析。针对劲性骨架拱桥施工的三个主要
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我国从“六五”期间开始研制的新的桩基结构形式,在全国码头和桥梁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大管桩这一产品结构性能好,投资省,速度快的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中电力资源由于其输送方便、清洁卫生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由于电力资源的深入普及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