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反恐机制及启示研究——以打击极端恐怖组织“博科圣地”为个案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tx4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安全威胁之一,尤其是安全环境相对复杂的非洲地区。目前,非洲地区为应对恐怖主义活动形成了国家、地区以及国际等三个层面的反恐机制。其中,非洲地区大国尼日利亚针对该国日益壮大的恐怖组织与扩散的恐怖主义威胁建立了自身的反恐机制。以尼日利亚政府打击本土恐怖组织“博科圣地”为例,2009年以后,“博科圣地”加快由伊斯兰极端组织向恐怖组织的转变,尼日利亚政府也逐步建立了由反恐法律机制、反恐组织体系、反恐预警机制以及反恐合作机制等全面综合的反恐机制。为有效发挥反恐机制的作用,尼日利亚政府从军事、谈判、边境管控、经济、网络以及去极端化手段等多方面综合施策。可以说,尼日利亚反恐机制的逐步建立与不断完善是该国为有效打击与治理国内恐怖主义问题的产物。尼日利亚反恐实践成效显著,但反恐实践中也存在诸多不足,如重军事轻治理、受国内族群与宗教因素的影响等。尼日利亚反恐成败得失对于其他国家反恐机制的建立有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从屯堡人汉人意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变迁的视觉,审视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过程、现实启示。
  明朝时期是屯堡族群的形成时期。屯堡人汉人意识在移民群居生活和“夷-汉”二元社会环境中得以觉醒。首先是为了巩固对西南的统治地位,明朝征调大量汉族兵民入驻贵州屯垦戍疆,形成了屯堡社会族群。其次是屯堡人到贵州后形成了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夷-汉”对立和融合局面,使屯堡人更加强调其族群边界,汉人意识得以觉醒。明朝时期移民的汉人带来了新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思想,引领着贵州的生产和文化发展,形成了汉人与少数
创新社会治理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就必须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在现代城市中,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而存在。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层环节,在新时代里其更加注重居民和其他社区成员的参与以及治理效能的提升。城市中的民族社区受民族和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一般性社区治理经验对其并不适用,所以该类社区治理中面临的问题也就更为棘手。本文通过分析代表性案例山
中共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在其中提出了治理有效的目标。在随后的一系列文件和决定中,党和国家又提出要积极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此后,一些地方开展了吸引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新乡贤参与下的乡村治理是否有效、在哪些方面取得成效、为什么取得成效,这些并非不证自明的问题。只有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才有利于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最终推动乡村振兴的实现。
  粤西地区不但拥有丰富的乡贤资源,而且在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乡贤十分热衷于参与乡村治理。选择这一地区进行研究,具有典型性、可行性
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数量庞大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有序地政治参与,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而以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因超时空、速度快、虚拟化、互动性强等特点日益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表达、社区参与和基层选举参与的重要途径,进而重塑了现代社会政治参与的新模式。因此,探讨新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影响,是新形势下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迫切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基于浙江、河南与贵州三省新生
精准扶贫自实施以来,国家主导着精准扶贫进程,制定精准扶贫政策并供给扶贫资源;地方各级政府根据中央出台的各项精准扶贫政策,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精准扶贫开发的政策目标并进一步分配扶贫资源,精准扶贫可以视为一项由中央、省、市、县(区)、乡镇政府共同建构的政策行动。县级政府是中国行政体制的基层枢纽,也是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主体,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对县级政府统筹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乡镇政府是直接面向民众的单位,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县乡两级政府的政策执行行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政策目标与实际执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参与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也是党和国家推进民主进程的方式之一,因此先后提出了“扩大人民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等重要的方针政策。新时代的青年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充分调动青年群体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多层次、全方位引导青年参与到政治建设中是极为重要的。对政治参与产生影响的因素众多,研究的角度也较为宽泛,本研究从社会内部环境入手,以社会流动作为自变量来探讨对政治参与的影响程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新时代我国青年的社会流动和政治参与,
公共外交作为对外宣传一国外交政策、塑造一国国家形象、实现一国国家利益的有效工具,是各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自二战结束以来的世界霸主,美国公共外交是国内外学界研究的热点议题之一,但学界对美国公共外交的变迁及动因的研究却略显不足。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公共外交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促使其变迁的动因何在?这是本文要着力研究的问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公共外交经历了明显的兴盛——式微——复兴的变化。在冷战期间,为应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遏制”战略的指导下,美国先后成立了众多的公共
2019年10月24日,世界银行发布《2020营商环境报告(DB2020)》,中国营商环境排名较去年提升了15位,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名列第31位。2019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明确指示“继续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这个概念已然成为我国当下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和提升现代化治理的重要手段,它受到了全国上下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由此可知,营商环境的优化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地区而言,都意义重大,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意识到营商环境对经济发展起到助力的作用,因此近年来各个国家的学
“苏维埃”即“Совет”,是一个音译词。词起源于苏联,因此是在苏联本土文化中形成的。“苏维埃”在十月革命之后传入了中国,在异质文化中发展,并且成为中国政治中的主要政党话语。其发展和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指苏维埃作为一个异文化概念,如何在植入中国文化后与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与政党实践的相互融合的过程。
  “苏维埃”引入中国后,其发展变化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首先面临的就是“苏维埃”代表的是一种无产阶级的专政思想中的“专政”如何为广大知识分子以及广大民众接受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早
随着商品房住宅小区的迅速发展,小区治理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重心。城市住宅小区业主自治组织在产权私有化的基础上产生,能够有效缓解小区内部矛盾。但是在业主自治组织发展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成立难、运作难、监督难的问题,具体在YGYB这个十五年都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大型小区则表现为:在内部,业主与业主之间缺乏信任分化为多个团体;在外部,有物业和开发商团体阻拦业主自治组织的成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城市住宅小区业主自治组织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文明社区”APP作为互联网技术在基层治理领域新的尝试,通过设置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