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多义字词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从仓帝初创至今,其字形与其所记录的音、义诸方面都有变化。其中,意义方面发生的变化最为瞩目。与先秦时代相比,现代汉语中一形专属一义的现象较少见,大部分都是一形兼具多义。一形多义,尤其是当各个义项差别较大时,就容易引起歧义,造成交际不便。这个问题在古籍阅读中尤显突出: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先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籍,这些古籍是前人杰出思想文化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绵延不绝,我们整个民族优良传统得以延续的根本,研究古人的学术思想,了解古代的科技文化发展状况,都离不开古籍阅读。在阅读古籍时,常常会遇到对有些字词的意义不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一些工具书来疏通文意。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就是其中的典范。 《说文》研究的是字词本义,根据本义理论,一个词的本义只能有一个,但是《说文》中有很多字词不止一个义项,这些多义的字词,除了首义外,其它义项往往用“一云”、“一曰”等条例来标志,还有个别字词把两个义项直接胪列。这些多义字词的出现,给在具体语境中确定某词的使用义造成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说文》中出现的599个多义字词的各义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确定这些多义字词的各个义项之属性,孰为本义、何为引申义(或者假借义),理清它们各个义项之间的意义联系。以期能为汉语词汇意义系统的建立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 本论文的写作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提出进行本课题研究要面临的有关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途径:首先说明研究《说文》多义字词研究的目的与任务。其次提出本课题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最后说明进行本课题研究所依据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本课题研究所依据的版本及相关文献。 第二部分,正文部分:包括三章,第一章主要论述《说文》多义字词的确定以及《说文》中的多义字词概况。第二章主要论述《说文》多义字词涉及到的事类及《说文》多义字词各个义项之间的三种联系:本义与引申义、本义与假借义、引申义与引申义等关系类型。第三章是本部分的结论,主要探讨《说文》中的多义字词反映出来的汉语字词意义运动发展的规律。 第三部分,结论,主要包括对论文写作的一些论断,以及今后应当努力的方向。 第四部分,主要包括一些表格以及相关的其它材料。 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首先,前人把先秦两汉作为一个时期,本论文根据实际考释,认为这个时期词义是有很大变化的,可以再细化进行研究;其次,人们通常认为,多义字词中的义项都是本义与引申义、本义与假借义关系,本文通过对97个多义字词的研究,认为多义字词中还存在着一个字形所表示的意义均非该形之本义现象,即引申义与引申义关系现象。 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字的分析显得不够深入,影响了文章的深度与可信度。以上几点只是举例性质,文中肯定还存在着不足以及错误,敬请方家不吝赐教。
其他文献
词学文献包括词作与词论两部分。词论属于文学批评文献,不具备完整意义上的词体特点。论文将以宋金元明四朝词作为主要对象(以下专称词文献),以《全宋词》、《全金元词》、《全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是时代发展中的中国新文学的重要一翼,同“五四”启蒙文学一样,左翼文学始终是现代文学史家、学者所关注与研究的对象。在现代文学研究的视界中,一些学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研究成为20世纪末重大的学术课题,且至今为止尚无定论。长期以来,由于其不足之处较为引人注目,所以人们往往简单地把他们从根本上予以否定。在我
  本文对未完成的“女性”生产——性别视阈在中国的发展及其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探索了在中国“性别”是怎样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出的,并分析了中国的“女性”生产是否已经完
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是19世纪美国文坛的一枚鬼才,以神秘故事和恐怖小说而享负盛名。一生命途多舛,因此对死亡题材的描写有着极其深刻乃至病态的迷恋。其笔下的人
自《经典释文》行世以来,对其音切义注的利用研究一直覙縷不绝.如唐代张参《五经文字》、何超《晋书音义》、宋代贾昌朝《群经音辨》以及《九经直音》等,均将《释文》的文字
  贾平凹、余华可以看作是中国新时期小说以一种比较的视域,向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小说观念寻找写作资源的两个代表性作家。基于一种传统的文化底色,贾平凹把和谐作为他的作品
根据现代语言学同音词与多义词分化的理论,编纂词典时,必须将形同音同但意义上需要分别处理的词和形同音同意义上虽有差别,但不需要分别处理的词区别开来。一般说来,前者要分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