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板通过巨噬细胞极化抗SOP及促进骨愈合的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l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C57小鼠构建SOP模型的方法,明确龟板水提液治疗SOP的作用,并基于巨噬细胞极化通路探讨其机制。2.基于经典C57BL/6小鼠骨缺损模型,探讨不同巨噬细胞极化亚型对骨愈合的调控作用。3.检测SOP患者血清TNF-α表达水平,初步探讨SOP的骨免疫机制。方法:1.基于巨噬细胞极化通路探讨龟板水提液治疗SOP的作用 选取30只8周龄的雄性C57小鼠,,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SOP组、SOP+龟板干预组,每组各10只。造模方法同前。10周后将各组小鼠进行取材,应用micro-CT检测L4骨微细结构,HE观察大脑中海马组织的形态,HE、TRAP染色观察L4中骨组织微细形态与破骨细胞数量,Western Blot检测腰椎INOS和ARG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2.体外诱导巨噬细胞极化后,局部注射不同巨噬细胞极化亚型观察其对骨愈合的作用选取48只15周龄的雄性C57小鼠,分别随机分为PBS组、M1组、M2组,每组各8只,总共6组。各组均进行胫骨骨缺损造模,并在造模后即刻、每隔3天在骨缺损处,分别局部注射PBS、M1巨噬细胞与M2巨噬细胞。在术后第2周、第4周对上述小鼠进行取材。取材后应用micro-CT检测胫骨骨缺损处结构,HE染色观察其骨组织微细形态,TRAP染色观察胫骨骨缺损处破骨细胞数量与破骨细胞周长百分率,集分光密度法对胫骨骨缺损处INOS和ARG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3.临床研究分别收集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患者血清标本各80例,检测两组患者的TNF-α含量。结果:1.基于巨噬细胞极化通路探讨龟板水提液治疗SOP的作用(1)腰椎骨微细结构参数的比较:雄性小鼠中,与对照组相比,SOP组BV/TV、Tb.N减少、Tb.Sp增加,而这些都在龟板干预后得到了逆转。上述改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HE,尼氏染色观察大脑中海马组织的形态:与对照组相比,SOP组的海马神经细胞出现异常变化,细胞体积缩小,核不规则,细胞排列散乱。与SOP组相比,SOP+PTE组的海马神经细胞得到恢复。(3)腰椎骨组织HE染色:与对照组相比,SOP组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小梁纤细且断裂、髓腔增大。与SOP组相比,SOP+PTE组的骨小梁数量增加,骨小梁增粗且连续性明显好转,髓腔相对变小。(4)腰椎骨组织TRAP染色:与对照组相比,SOP组中破骨细胞数量(Oc.N/BS)(/mm)、破骨细胞周长百分率(Oc.S/BS)(%)并无差异。应用龟板水提液干预后,SOP+PTE组的上述二者较SOP组均显著减少(p<0.05)。(5)腰椎蛋白表达情况的比较:雄性小鼠中,对比SOP组,SOP+PTE组的i NOS蛋白表达下降;ARG1蛋白表达上升。3.局部注射不同巨噬细胞极化亚型观察其对骨愈合的作用(1)胫骨骨缺损的骨微细结构参数的比较:无论是愈合早期(2周)还是愈合后期(4周),与PBS组、M1组相比,M2组的胫骨骨缺损骨皮质愈合更好,愈合率更高,BV/TV更高(p<0.05)。(2)胫骨骨缺损处HE,Trap染色:在造模2周后,与PBS、M1组相比,M2组的骨缺损处愈合率更高(p<0.05);而在造模4周后,与PBS,M2组的骨缺损处愈合率更高(p<0.05)。但无论2周还是4周后,3组之间的破骨细胞数量并无差异。(3)INOS和ARG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造模2周的时候,与PBS、M1组相比,M2组的i NOS蛋白表达更低(p<0.05),但ARG1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但造模4周的时候,与PBS、M1组相比,M2组的ARG1蛋白表达最低(p<0.05)。3.临床研究与年轻男性组相比,老年男性组的血清TNF-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女性组之间则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采用去睾丸手术+半乳糖干预得到的SOP小鼠模型符合雄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变化。且龟板水提液可通过抑制M1巨噬细胞的极化,促进M2巨噬细胞的极化,从而改善SOP导致的骨量丢失。2.通过局部注射M2巨噬细胞,直接改变巨噬细胞极化M1/M2平衡,可以促进骨缺损后的骨皮质愈合。3.临床研究:验证男性内环境巨噬细胞极化平衡往促M1端点倾斜,可能是介导SOP发病的重要因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肾虚与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探索通过现代医学解释肾虚与类风湿关节炎骨代谢紊乱的潜在关联。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0例,将患者按照肾虚证的分类标准划分为肾虚组和非肾虚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发病年龄、病程、绝经状态、药物使用史、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骨密度、
目的:本文包括临床观察与基础研究两部分。通过回顾分析富血小板血浆(PRP)在临床中治疗骨折不愈合的疗效,为PRP治疗骨折不愈合提供进一步依据。通过基础实验,探讨含骨碎补总黄酮PRP通过SDF-1/CXCR4通路干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探究其在骨愈合中促进骨修复的内在机制。方法: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采用PRP技术治疗骨折不愈合的患者14例。收
目的:在AMI患者接受PCI治疗基础上,观察宽胸气雾剂舌下给药对AMI患者PCI术后冠脉微循环的影响,探讨其对冠脉微循环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63例患者,符合AMI诊断标准并同意接受急诊PCI治疗,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n=32)和对照组(n=31)。对照组:在对梗塞相关血管内行球囊扩张并且有前向血流后,向梗塞相关血管内注射200μg硝酸甘油,并行PCI术,术后按照指南给予标准化治疗;
目的: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可伴随剧烈疼痛,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37例带状疱疹住院病例,探究其临床特点、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为带状疱疹防治提供依据,为中医辨治带状疱疹提供新思路。方法:运用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病例资料,采集其出生地、性别、年龄、发病季节节气、诱因、首
目的:通过比较中药益肾活血方联合左卡尼汀与单独使用左卡尼汀或者中药益肾活血方对肾虚血瘀型特发性弱畸精子症的精液参数、精子DNA碎片率、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客观评价中药益肾活血方联合左卡尼汀在治疗肾虚血瘀型特发性弱畸精子症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男科门诊诊断为肾虚血瘀型特发性弱畸精子症患者共90例,排除失访、脱落病例,最终纳入
目的:通过对中国广东、中国山东和韩国的2010-2020年期间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研究三地区选取穴位的异同点,并探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选穴规律,以促进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韩国的发展。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CNKI、万方数据、维普网、Pub Med、Cochrane Libarary、DBPia、RISS、KISS的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文献。按
目的:通过对3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以下简称PCOS))患者的中医体质和临床症状表现相关信息的收集,进一步总结归纳PCOS患者的体质类型和临床症状表现,为临床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本研究属于横断面研究,调查对象为2017.10至2018.10期间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研究要求的360例PCOS患者,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法。采集信息
目的:观察治癣外洗方联合伊曲康唑治疗水疱鳞屑型和浸渍糜烂型手足癣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水疱鳞屑型和浸渍糜烂型手足癣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3组,每组各30例。中药组采用治癣外洗方浸洗治疗,每次20分钟,一日2次;西药组采用内服伊曲康唑胶囊治疗,每日1次,每次200 mg,餐中或餐后服用;中西医结合组采用治癣外洗方浸洗联
目的:构建稳定过表达APPswe的PC12细胞作为Aβ损伤的离体模型,研究β-细辛醚对于Aβ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并从β-细辛醚改善受阻自噬流通畅性的角度,探讨其保护作用的机理,为β-细辛醚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的应用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方法:1.包装含有APPswe基因的慢病毒,并以此感染PC12细胞。然后通过嘌呤霉素抗性筛选实验,筛选出能稳定过表达目的基因的多克隆稳转株,并以q PCR法
目的:1.总结晚期大肠癌的常见临床症状,并通过对四诊资料进行聚类分析以探究晚期大肠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2.分析晚期大肠癌中医证型与一般信息、危险因素、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等的相关性,以期加强中医对晚期大肠癌的中医证候学认识,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为晚期大肠癌的中医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及临床资料,制作回顾性调查表;筛选出2017年10月1日至2020年10月1日在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