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扩散是知识价值实现的必要环节,是知识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学科领域之间,知识扩散是通过文献间的引用关系表现出来的,这些引用关系构成了学科间知识扩散的脉络和路径,分析这些引文间的引用关系可以客观了解学科领域间的知识交流与知识扩散状况。知识经济的兴起将贸易推向了更高层次,人们逐渐将知识作为一种商品媒介来描述贸易双方知识的输入和输出,知识贸易逐渐形成。学科间知识的交流、扩散与商品贸易中商品的输入、输出过程十分相似。因此,可用知识贸易来揭示跨学科知识交流过程中的知识输入、输出特性,以便能更好的观察与度量学科间知识扩散的模式与规律。学科的知识输出表现为学科的期刊文献被对方学科的期刊文献所引用,学科的知识输入则是通过引用对方学科的期刊文献来实现。文章分别以中美两国(“Information Science and Library Science”和图书情报学)ISLS领域和Communication领域间的知识贸易和扩散为例,以学科间期刊的引文关系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了中美两国ISLS领域和Communication领域之间的期刊引文网络模型,揭示中美两国ISLS领域和Communication领域间知识贸易与扩散的演进过程,并对中美两国学科间的知识贸易与扩散模式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文章的研究主要从五个部分进行论述:文章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和意义,以及跨学科知识贸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论述了文章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部分是指标的构建。本文首先构建了知识贸易指标,引入时间序列模型,对引文网络进行纵向划分,以便更好的观察引文网络的变化。为计量引文网络的知识扩散和贸易的水平,定义了知识扩散的输入、输出量,知识贸易差额和知识贸易经纪人特征等指标,并介绍了这些指标的来源和应用情况。第三、四部分分别构建了中美两国ISLS领域和Communication领域间知识贸易和扩散网络模型,并引入时间序列模型,通过知识贸易的输入、输出量、知识贸易差额和知识贸易经纪人特征等指标测度中美两国ISLS领域和Communication领域间知识贸易和扩散的现状和特征。第五部分基于第三、四部分中美实证计量的结果,从学科间的知识输入、输出量、知识贸易差额、知识贸易经纪人特征三个方面对中美两国ISLS领域和Communication领域间的知识贸易和扩散情况进行对比,以便更好的理清中美两国ISLS领域和Communication领域间知识贸易和扩散的差异性,进而揭示中美两国ISLS领域和Communication领域间知识扩散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并为更好的利用国际信息资源,加强和拓展中美两国ISLS领域和Communication领域间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