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细胞对肺部肿瘤SBRT疗效的预测

来源 :绍兴文理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c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肺部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个体之间的SBRT疗效存在差异,但是临床上尚缺少简单易得的评价指标。放疗能够影响机体免疫系统及免疫微环境,外周血细胞变化能够一定程度反映机体放射敏感性,同时与机体免疫状态息息相关。本研究评估肺部肿瘤患者接受SBRT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明确外周血中循环淋巴细胞计数(circulating lymphocyte counts,CLCs)在立体定向全身放射治疗肺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并研究接受SBRT治疗前后肺癌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细胞因子浓度变化,初步探讨SBRT对肺部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接受SBRT治疗的191例肺部肿瘤患者。通过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的病历管理系统中查阅有关医学信息,及放疗完成后1月、3月和6月复查肺部CT,按照RECIST 1.1方法评价对病人的局部控制率(Local control,LC),同时进行长期随访,评估总体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定义为自SBRT治疗之日起,至肿瘤进展或由于其他因素而去世的期限。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从SBRT开始之日起计算,直至最后一次随访或死亡。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Elisa检测IL-2、IL-4、IL-6、IL-10、IFN-γ及TNF-α浓度水平。通过生存曲线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COX回归分析,阐明了肺癌SBRT患者中LC、PFS和OS的预测因素。结果:1.1月、3月和6月的LC分别为97.4%、90.6%和75.9%,中位OS为32个月。2.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SBRT后循环淋巴细胞计数(CLCs)是影响肺癌SBRT后3、6个月LC的独立预测因素(3月LC:OR:0.25,95%CI=0.067-0.921,P=0.04;6月LC:OR:0.35,95%CI=0.152-0.794,P=0.01)。3.非A型血组中SBRT后CLCs高的患者的PFS和OS在肺癌SBRT之后最长,中位PFS及OS分别为11、42个月。4.SBRT治疗后CD4细胞数量及IL-6浓度减少,CD8细胞数量及IL-4、IL-10浓度增加,无统计学差异。结论:SBRT是临床上不能手术的肺部肿瘤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SBRT后CLCs与肺部肿瘤LC、PFS、OS相关,SBRT能影响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及细胞因子浓度,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这些联系的潜在机制值得进一步验证和调查。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头颅薄层CT资料研究我国现代成人颅腔容积、幕上容积和幕下容积的平均值,分析其性别及年龄差异及趋势,为建立中国成人颅腔容积正常参考值提供数据,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进行的回顾性研究。从医院图片存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中收集2016年6月至2021
学位
目的:淋巴血管侵犯(LVI)和神经侵犯(PNI)是结直肠癌(CRC)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在这项研究中,旨在建立和验证基于高通量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因素的术前预测模型,以精确预测CRC患者的LVI/PNI。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经组织学证实的263例CRC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将2011年2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的213例CRC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n=
学位
积极心理学倡导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心理问题和现象,并做出正确合理的解读,它有助于激发学生潜在的积极力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这对于中小学德育尤为重要。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积极心理学的运用,不断解决德育难题,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期刊
背景:香芹酚是一种提取自传统中药牛至、百里香等药材的单萜类单体,目前香芹酚已被广泛得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肝脏疾病、消化系统肿瘤等许多疾病的研究。骨肉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疾病,目前缺乏新的治疗手段。目的:香芹酚对于骨肉瘤的作用及其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我们在本研究中试图阐明香芹酚对骨肉瘤的抗肿瘤作用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我们在本研究中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
学位
背景: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用于颅内动脉瘤治疗,第一种为传统开颅夹闭术,第二种为血管内介入治疗。后者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大部分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首选。但相比于前者,其复发率一直较高。随着多种颅内支架的开发,通过支架辅助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复发率,但各大中心数据显示其复发率仍然相对偏高。因此,在当下探究支架辅助栓塞术后颅内动脉瘤复发的危险因素仍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本中心数
学位
最近,各项科学研究已经确定环状RNA在肿瘤发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揭示了其作为新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存在的潜力。circSIPA1L1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环状RNA,由人类基因SIPA1L1的反向剪接形成,并且在骨肉瘤组织和骨肉瘤细胞中发现表达升高。然而,circSIPA1L1在骨肉瘤进展中的具体功能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在目前的研究中,circSIPA1L1是从先前报道的circ RNA微阵列,GEO数
学位
背景:肝癌早期首选手术治疗,而对于不可切除肝癌,包括肝储备不够的患者,仑伐替尼已是一线治疗方案,在III期临床试验中相比索拉非尼有更确切的疗效,目前关于术前使用仑伐替尼靶向治疗对肝再生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仑伐替尼对于肝再生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试图得到仑伐替尼对肝再生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中通过术前2周应用仑伐替尼并构建小鼠肝切除模型,同时术后检测不同时间点的血清样本及组织样本,利用
学位
目的:对比Smartflex支架植入术与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联合Smart支架植入术治疗长段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Femoropopliteal atherosclerosis obliterans,FPASO)的早期疗效,为临床诊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收集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从2017年01月0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诊
学位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体外及体内研究探究CHI3L1在膀胱癌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从NCBI-GEO数据库下载膀胱癌微阵列探针数据集GSE31684,使用R语言中的微阵列数据线性模型进行差异基因分析。使用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差异基因的潜在功能和与其作用相关的信号通路。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使用Cytoscape程序中的cytohubba插件对蛋白互作网络进行
学位
目的:探讨Lin28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其相关调控方式。资料与方法:收集绍兴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组织标本332例,同时整理相关临床信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估肿瘤组织中Lin28的表达,统计分析这些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in28蛋白的表达与临床意义。分别构建过表达Lin28的Bcpap细胞株及下调micro RN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