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所创造的物质表现形式和精神表现形式的总和。体育文化是经历了漫长而渐进的过程,才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灿烂夺目的一种文化形式,不仅包括身体素质、体育器械、运动产品等物质形态文化,还包括体育知识、技术、组织和制度文化,以及思想观念文化等精神文化,不仅反映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征,而且规范着人们的体育行为,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既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健康需求,又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同时也能反映出一种社会需求。校园体育文化在自身不断的构建与传承的过程中,实现着与校园其他文化形式的互相渗透与融合,并丰富着校园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能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智力、促进学生能力,对学生的心理、行为、观念、意识等起到不可忽视的教育、审美、娱乐和社会化功能。高校作为培养和塑造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知识与文化的象征。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有利于高校体育文化多维化功能的发挥,有利于实现全面育人的教育方针,有利于提高育人环境和办学效益。建构科学、合理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能够拓宽高校培养人才的途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秦皇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在“打造体育名城”的战略构想指引下,各界人士都纷纷加入到各种体育活动中,各高校自然也不例外,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地域体育文化的影响,但就目前秦皇岛市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而言,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因此,秦皇岛市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针对秦皇岛市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进行探讨,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并将体育文化建设由表及里地分为体育物质文化建设、体育制度文化建设、体育行为文化建设和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四个层面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秦皇岛市高校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各种体育竞赛以及学校运动队的建设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的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技能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指导和培养,这对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极其有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物质文化建设滞后、制度文化建设流于形式、行为文化建设存在盲目性,精神文化建设表面化。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主观认识与实际行动之间存在矛盾,经济力量不足与主体需求的矛盾,意识淡漠与实际能力的矛盾。最后,依据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主要存在的三种关系:即文化主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外部型干预与主体主观能动作用的关系,传统体育文化与时代发展的关系,并对秦皇岛市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加以思考总结。本研究对于改革与发展秦皇岛市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于贯彻落实全面育人的方针,对于改善高校的育人环境,不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也有理论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