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念在不断改变,重新评估和开发天然染料染色技术成为客观需要。本文选取了两种染料植物即红色系的苏木和黄色系的槐米为重点研究对象,对植物染料色素的制备和在羊毛针织品上的应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系统的研究。
本文在三个方面对植物染料进行了探讨:在染料色素的提取方面,根据所选染料植物的性能,采用水溶剂萃取法进行提取,优化了提取过程中的温度、浴比、提取时间和次数等工艺参数,使得色素的得率较高,而且提取较为经济便捷;在树脂法精制染料色素的工艺中,通过对树脂的吸附性和洗脱剂的解吸性的研究寻求到合适的树脂和洗脱剂,并且对精制与未精制染料色素进行了羊毛织物染色效果对比;将苏木染料应用于羊毛针织品,搞清苏木染料的染色性能以及各种因素对染色过程和染色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1)苏木和槐米染料的提取方法:染料植物经洗涤、晾干(粉碎)、浸泡、沸煮及过滤后得到萃取液,重复萃取三次,将萃取液合并、浓缩、干燥,得植物染料原色素。苏木和槐米染料的色素得率分别为5.21%和12.6%。
(2)在树脂法精制槐米染料色素的工艺中,以ADS—5大孔树脂为吸附固定相,其吸附和解吸性能都比较好。同时以浓度为90%的乙醇作为解吸剂,解吸峰比较集中。精制槐米色素所染样品的光泽度、颜色纯度和染色牢度等指标较未精制槐米色素所染样品都有所改善。
(3)在染色温度一定时,对羊毛织物染色后颜色深度影响的因素由主到次依次为:PH值、染料浓度、媒染剂(Al3+)浓度;是否使用媒染剂以及所用媒染剂的种类对所染织物的颜色特征值有很大的影响,PH值主要影响染液和织物的色调,染料浓度对织物颜色深度值贡献较大。不同的染色工艺条件可以得到不同效果的色织物,这充分体现了植物染料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