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速公路是城市间联络的重要方式,承载着巨大的客货运交通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高速公路正面临着事故频发、拥堵频繁等挑战。自动驾驶技术作为前述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正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工业界的关注。近年来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迅速,有望在高速公路等环境下得到普及应用。本文针对中低渗透率环境下高速公路自动驾驶车辆专用车道设置问题进行研究,依据专用道隔离形式和设置位置提出了微观交通仿真框架和模型,为评估设置高速公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公路是城市间联络的重要方式,承载着巨大的客货运交通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高速公路正面临着事故频发、拥堵频繁等挑战。自动驾驶技术作为前述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正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工业界的关注。近年来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迅速,有望在高速公路等环境下得到普及应用。本文针对中低渗透率环境下高速公路自动驾驶车辆专用车道设置问题进行研究,依据专用道隔离形式和设置位置提出了微观交通仿真框架和模型,为评估设置高速公路自动驾驶专用车道的安全性以及效率影响提供依据。首先,本文在结合国内外已有文献及成熟专用车道设计形式的基础上,分析专用车道功能,提出“硬隔离”、“软隔离”、非强制隔离等自动驾驶专用车道隔离形式,考虑沿内侧车道设置、中间车道、外侧车道以及硬路肩的专用车道设置位置,讨论了自动驾驶车辆专用车道不同位置时交织区形式,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四种专用车道环境,为后续微观建模比较分析提供基础环境。其次,考虑自动驾驶车辆以及常规车辆的特点,对自动驾驶车辆以及常规车辆进行微观建模,构建两种车型的跟驰模型、换道模型以及自动驾驶车辆的队列控制模型。提出了适用于专用车道环境的自动驾驶车辆换道及队列控制模型,实现自动驾驶车辆在专用道环境下保持等速小间距队列行驶,提高整体的运行效率以及安全性。针对传统智能驾驶员IDM跟驰模型中存在的缺陷,本文提出了加速度约束以及加速度微调修复方法。然后,在提出的车辆微观模型基础上,使用C++和Python搭建微观交通仿真平台,依据沪宁高速固定检测器数据提取了交通流基本参数和速度累积频率分布曲线,使用遗传算法对所建立的微观模型中部分参数进行标定,使得所建立的微观交通仿真平台有效代表真实环境。通过选取安全性和效率评价指标,对指标进行t检验以选取有效指标,随后对不同渗透率、不同流量环境下自动驾驶车辆专用车道设置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仿真结果表明:(1)多数情况下,设置自动驾驶车辆专用车道能够使得高速公路的整体通行性能有所提高,仅有当渗透率低于5%的情况会使得道路的整体性能下降。(2)在安全—效率平衡的策略下,整体优化效果介于-12.4%~+33.2%之间,优化效果随渗透率提高而提高,表明自动驾驶技术的使用有助于显著提高安全性和通行效率。(3)渗透率低于10%时,软隔离专用道比硬隔离专用车道在不同设置策略下表现更好;渗透率高于15%时,设置硬隔离专用车道的整体优化效果普遍优于设置软隔离专用车道。软隔离方式的专用车道在112个场景下具有优化效果,对比硬隔离方式专用车道在98个场景下具有优化效果,普适性更佳,(4)不同策略下,专用车道设置在内侧相比设置在外侧性能略有提升,平均提升了2.4%。最后,在对本文研究内容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其他文献
街头官僚是处于政策执行链条底端,通过与公众面对面互动的形式提供公共服务、执行国家政策,且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拥有一定自由裁量权的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管执法人员便是一种典型的街头官僚,对于地方治理目标达成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是保障国家各项政策落地的最后也是最关键一环,是直接履行政府相关职责的一线执法人员,也是民众了解政府最直观的窗口。自2008年K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之日至今,从未停
有效的村庄治理需要有效的沟通。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后,干部下乡与资金下乡重新连接起了国家与乡村社会,村庄内涌现越来越多的公共事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作为沟通村两委、党员群体、村民代表、群众的一项民主议事程序,重新运转起来。通过调查J村基于“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厕改的沟通实践,发现其基于“四议两公开”程序完成与各个群体的沟通,顺利推行厕改工作,完成厕改任务。但是最终达到的沟通效果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为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早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农村社会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农业“大跃进”是“大跃进”运动的先声,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全面开展,工业领域也开始大搞跃进。钢铁作为“工业元帅”,是国家快速推进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为了早日达成“超英赶美”的目标,不断提高的钢铁产量的生产指标,并将钢铁生产的任务逐层下派,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为之奋斗,逐渐发展为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交通事故发生多与人因相关。为了提升道路交通安全,面向驾驶者的源头治理成为当前交通管理的难题之一。一方面,我国的道路环境和驾驶者习惯与西方国家差异很大,因此不能照搬国外成果结论。另一方面,目前驾驶者风险建模研究大多基于传统历史事故数据,风险特征相对单一,限制了对事故风险机理的认知与高危驾驶者的精准识别。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面向城市中的三种主要交通方式(小汽车、货车、电动自行车),充分利用多源物联数据扩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里程飞速增多,交汇处的互通立交也不断增加。高速公路互通立交中出口匝道分流影响区既是容易发生拥堵的瓶颈区段,也是容易发生事故的危险区段。本文选取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处的二次分离出口匝道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六个类型,分析了该特殊出口匝道的交通特性,构建了外侧交织与换道密集的车道流量估计模型、提出了主线与关键车道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与提升策略。首先,通过多个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地图调研,将
在我国公路网建设逐渐完善的情况下,道路养护和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传统养护模式中,业主和承包商在养护目标、成本投入、效益等方面的矛盾越来越大。因此,为了缓解养护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使养护回归路面性能的本质,本文在借鉴世界银行组织提出的绩效养护合同基础上,对基于绩效考核的沥青路面养护模式进行研究,以此实现路面养护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赢局面。本文首先回顾了沥青路面养护模式的类型及发展历程,总结了我
随着悬索桥跨径的不断增大,悬索桥结构趋于轻柔,其扭转频率和竖弯频率比不断下降,超大跨径海峡悬索桥的抗风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5000米级琼州海峡大桥为工程背景,在平行钢丝缆索悬索桥的基础上,增加碳纤维马鞍面空间缆索,提出一种超大跨径马鞍面混合空间缆索悬索桥的新型结构形式,平行钢丝缆索承担竖向荷载,碳纤维马鞍面空间缆索提高超大跨径海峡悬索桥的空间刚度,抗侧刚度和抗扭刚度,提高颤振临界风速。本文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的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交通事故发生的数量也逐年上升;而驾驶员的不正当驾驶行为,如超速驾驶、随意改变车道、操作不当等行为,是引起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针对由于驾驶员超速等行为引起的交通安全问题,各国政府采取了许多道路安全措施,比如安装超速摄像机。超速摄像机的使用有效地控制了驾驶员超速等行为的发生,国内外普遍采用超速摄像机执法方式来提高道路安全水平。但是,由于超速摄像机的使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开展,中越贸易蓬勃发展,物流运输需求旺盛。这不仅为服务于中越跨境运输的物流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着更为广阔的市场挑战。如何实现中越跨境运输的降本增效,已经成为众多物流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公路接驳模式研究欠缺的问题,以中越公路跨境运输接驳模式为研究对象,从集装箱交换模式和双边接驳车辆调度两方面分别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