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中期疗效分析

来源 :蚌埠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在手术治疗DDH方面,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即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由于严重DDH患者髋臼大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骨缺损,所以如何重建髋臼是THA术中面临的一大难题。自体结构性植骨因其可以充分填补骨缺损,使髋臼能原位重建并具有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在骨关节领域被广泛使用。研究表明,采用自体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的患者,获得了良好的短期疗效,但也有经过长期随访,植骨区存在大量骨吸收的报道,其在中长期疗效方面仍未达成统一意见。目的:评估自体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中期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7名采用自体结构性植骨行THA治疗的DDH患者。其中女性17例(20髋),男性10例(10髋),30例髋关节均采用自体结构性植骨技术来改善髋臼骨缺损。平均随访时间为(6.06±0.78)年。根据Crowe等人对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将30例髋分为CroweⅡ型16例,CroweⅢ型8例,CroweⅣ型6例。统计患者的一般情况,综合髋臼覆盖率、双下肢长度差异,术前、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CE角、Sharp角的变化的情况对臼杯的稳定性及移植骨块的生存率进行了进一步探讨结果:27例患髋关节全部发生移植骨与宿主骨的骨整合,髋臼假体稳定,周围未出现明显的放射线透亮影,但2例出现了轻度移植骨的骨溶解,1例因出现假体松动从而导致翻修。患者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5.33±8.10)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80.03±5.15)分,双下肢长度差异由术前的(3.54±0.83)cm下降到末次随访时的(0.65±0.36)cm,结果较术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髋关节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功能明显改善。髋臼覆盖率由术后的(119.83±7.39)%降至末次随访的(111.50±6.57)%,但较术前的髋臼覆盖率(60.60±5.12)%有较大提升。CE角由术前(15.97±2.25)°提升至术后(46.96±1.43)°,但末次随访降至(46.51±1.52)°,Sharp角由术前(46.03±2.72)°下降至术后(36.53±1.59)°,末次随访为(36.74±1.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DH患者在行THA时,采用自体结构性植骨的方式重建髋臼,只有极少移植骨会出现一定程度骨溶解,但仍可获得有效的骨整合。采用自体骨结构性骨移植能有效改善髋臼骨缺损,增加骨储备,有利于恢复髋关节旋转中心,恢复下肢长度,中期随访证实通过自体结构性植骨改善髋臼骨缺损是可靠的。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腹直肌旁手术入路在髋臼骨折中解剖学研究目的:通过腹直肌旁手术入路在骨盆标本上的解剖研究,明确此手术入路重要组织结构之间位置关系,为临床上在治疗髋臼骨折使用腹直肌旁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5例成人包含完整骨盆结构尸体进行解剖(共10侧),其中女性2例,男性3例。切口标志:取髂前上棘与肚脐连线的外1/3点为切口起始点,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内1/3为切口终止点。沿切口线逐层解剖,主要观察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与病原学特征及抗生素耐药性,为移植血流感染患者抗生素合理应用和提高生存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10-2019.09血液病科210例allo-HSCT患者中49例通过血培养证实发生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学分布和抗菌素耐药情况,统计学分析移植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生存期及相关性。结果:210例allo-
目的分析影响新生儿凝血功能的高危因素,比较凝血功能异常在危重新生儿和非危重新生儿的发生率,探讨低分子量肝素联合新鲜冰冻血浆在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病房2018年9月-2020年11月收治的新生儿330例,所有患儿入院后6小时内检测动脉血气分析、生化检查及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ed
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 1,PD-1)及其配体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
本文通过对运城市环境空气状况呈现的高浓度细粒子(全年)和O3污染(夏秋)的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征情况、臭氧污染高负荷情况、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现状及行业治理情况调查研究,在石化及煤化工、精细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橡胶制品制造等重点行业以及机动车、油品储运销等交通源的VOCs的污染防治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目的:以左、右上肺为例,探讨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解剖标识在肺段精准切除中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及实施精准肺段切除的112例肺小结节患者的HRCT影像学资料。术前先借助Mimics21.0软件对所纳入患者左、右上肺结构进行医学三维立体重建,将所获得的双上肺结
目的:非综合症型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在中国发病率高达1.625‰,是我国最常见的先天畸形,出生率为1‰-2‰。据大量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二方面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均有密切关系。本研究针对先天性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CL/P),以皖北地区作为病例来源,分析近10年NSCL/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慢性难愈性创面仍然是临床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如何有效的促进创面愈合和修复是目前临床工作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分析比较其安全性和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
研究背景膀胱腺癌是膀胱肿瘤疾病中一中罕见的分型,发病率低于尿路上皮癌和膀胱鳞癌,位居第三位,约占2%。由于膀胱腺癌的低发病率,临床缺少足够样本数据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因此该疾病的预后相关影响因素以及治疗方式均存在争议。由此我们借助SEER数据库对膀胱腺癌的生存预后相关因素和治疗方式进行研究,同时构建能个体化预测膀胱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列线图模型,从而帮助临床医师针对不同分期膀胱腺癌患者选择个体化的治
数字经济疾速发展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生产要素,推动世界发展迈向数字时代。数字时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数字劳动的理论本质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具有深度契合,这为认识数字劳动的价值走向奠定理论基础。数字时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数字资本的发展镜像,折射出数据商品向数字资本转化的新样态以及数字资本对数字劳动异化的新特征,印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在场,洞悉数字资本发展的新界限。数字劳动依然遵循着马克思政治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