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历史主义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很快在英国文艺复兴研究尤其是莎士比亚研究领域流行开来。作为对形式主义及旧历史主义的反叛,新历史主义强调历史与文本的互文性。历史塑造文学,文学也塑造着历史。新历史主义为文学批评开启了新的方向,对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新历史主义的建立者,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对新历史主义莎评的产生、实践及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被哈佛大学命名为“新历史主义之父”。格林布拉特重视文学文本的互文性,采用文学与历史阐释的方式实践新历史主义莎评。在莎士比亚批评中,格林布拉特提出了一些具有新历史主义特点的概念及模式。本文首先讨论了格林布拉特的自我塑造模型。自我塑造指的是作者可以在激烈的社会矛盾及历史背景下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对自己的身份及作品中的角色进行不断塑造的方法。另外,格林布拉特将许多经济学术语,如“社会能量”、“协商”、“交换”以及“流通”等运用于莎士比亚批评研究,分析了莎剧中社会能量的流通及协商。社会能量是一种能量及活力,它频繁地交换、流通及协商于作者、著作及作者的真实生活中。这种协商将文学与文本,文学与历史联系起来。另外,格林布拉特提出了权力的颠覆与抑制模型,分析了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权力的运作,展示了莎士比亚的王权观点。颠覆指质疑主导权力提出的社会意识形态,抑制指将这种颠覆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之内,使它们无法起到实质性的效果。此外,格林布拉特对于死亡及炼狱问题产生了特殊的兴趣。通过对《哈姆雷特》的分析,本文揭示了格林布拉特的炼狱观点以及《哈姆雷特》与莎士比亚真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分析了莎士比亚剧本创作的心理过程。本文结合格林布拉特莎评的重要文本,分析了格林布拉特新历史主义莎评的重要概念、特点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