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糖丝菌D09的天然产物挖掘及三联噻唑的生物合成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z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抗生素的发现速度减缓、多重耐药菌的日益严重等一系列威胁农业生产与人类生命健康的问题正愈加突出,如何有效地获得新型天然药物是天然产物领域的研究热点。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因其新颖的结构和广泛的生物活性,一直是新药研发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栖息于海洋等特殊生境的放线菌,因特殊的气候、地质和营养条件,蕴育着独特的代谢机制,正逐渐成为药用菌种资源开发的“新生力量”。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挖掘策略,不仅能推动对这些潜在药用菌种资源的开发,也能为发掘新颖活性产物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以寻找新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为出发点,对多种生境来源的放线菌进行了分离和筛选,通过活性测试结合基因组分析优选了一株海洋稀有放线菌糖丝菌Saccharothrix sp.D09,对其进行了深入、系统地产物挖掘;此外,还鉴定了芽孢杆菌中一类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新型三联噻唑化合物的结构及生物合成途径,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多种生境来源的放线菌的分离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潜力初步评价采用经典的放线菌稀释平板分离法,本研究从海洋沉积物、海洋动物、苔藓、植物叶片和根际等生境来源的8份样品中分离到了 171株放线菌,优势菌属为链霉菌属,共有92株,剩余的为稀有放线菌,共有76株,占总数的44.4%,分布于 26 个属。通过 OSMAC(One Strain Many Compounds)策略初步评价了它们的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潜能,有21株放线菌能产生较为丰富的代谢产物。根据活性和化学追踪,对其中4株菌进行了产物分离,获得了 lobophorin A和chrolactomycin,均为已知化合物。但进一步的基因组分析表明,它们拥有丰富的新颖生物合成基因簇。这些结果一方面说明了这些生境的放线菌仍有较大的生物合成潜力有待挖掘,也说明了传统的提取分离方法的局限性。因此,需要更加高效的挖掘策略来研究它们的次级代谢产物。(2)利用“OSMAC-基因组-转录组”策略挖掘海洋稀有放线菌Saccharothrix sp.D09的次级代谢产物海洋来源的稀有放线菌Saccharothrix sp.D09能产生大量有良好抗菌活性的代谢产物。对该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发现其含有41个新颖的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说明D09有产生新颖产物的巨大潜力,值得优先研究。本部分建立了一种将OSMAC、基因组、转录组分析挖掘三者有机结合的挖掘策略(“OSMAC-基因组-转录组”策略),用于全面挖掘Saccharothrix sp.D09中的次级代谢产物。首先,通过OSMAC和比较转录组分析,分析了所有基因簇的转录水平,发现仅有3个基因簇的转录水平较高,其余大部分基因簇都处于转录沉默状态。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有两个高转录的基因簇较新颖,可能负责合成新的产物。因此,对它们的产物进行了定向分离,获得了两类共计18个新化合物:脂肽类铁载体saccharochelins A-H(1-8)和角环素(angucyclines)类化合物 saccharothrixins D-M(9-18)。Saccharochelins 对 4 种人类肿瘤细胞系(A549,MCF-7,HCT-116和HepG2)均表现出良好的细胞毒性,IC50范围为2.3~17μM。Saccharochelins是首次从Saccharothrix属中报道的铁载体,其N端带有长的脂肪酸链,长链脂肪酸被认为能够锚定于细胞膜上而减少铁载体在海洋环境中的扩散损失。Saccharochelins的这一结构特征不仅体现了 Saccharothrix sp.D09对海洋环境的适应性,也显著影响着saccharochelins的细胞毒性;Saccharothrixins是在新颖氧化还原酶作用下产生的一类高度氧化的芳香聚酮化合物,具有中等抗细菌活性,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G27,H.pylori 159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TCC25923 的 MIC 为 16 μg/mL。此外,saccharothrixins F(3)还通过抑制巨噬细胞RAW 264.7中由LPS诱导的NO生成而表现出抗炎活性,IC50为28 μM。之后,利用Red/ET重组工程技术对这两个基因簇进行了原位敲除和直接克隆与异源表达,验证了它们的生物合成途径。此外,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敲除和比较代谢组学确定了另一个高转录的PKS(polyketide synthase)基因簇(BGC10)的产物为已知化合物micromonolactam。对于D09中转录水平低的基因簇,运用了启动子工程、异源表达等多种手段提高其转录水平。通过用强启动子SP44和ermEp21原位替换原始启动子,成功激活一个沉默的NRPS(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etase)基因簇,获得两个新的多肽化合物(30和31)。该类化合物含有非天然氨基酸2,4-二氨基丁酸(2,4-diaminobuyric acid,Dab),推测其生物合成过程涉及模块的跳跃和重复使用等“非共线性”现象。此部分利用“OSMAC-基因组-转录组”策略从Saccharothrix sp.D09中识别了 4个基因簇的产物,累积鉴定了 3类共计20个新化合物,一方面说明了D09是优良的次级代谢产物产生菌,同时也验证了该挖掘策略的可行性。(3)芽孢杆菌中bacillothiazols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合成研究除了放线菌,芽孢杆菌也是天然产物的重要生产者,其基因组上也蕴藏着丰富的沉默基因簇有待挖掘。通过对植物根际促生菌Bacillus velezensis FZB42中一个沉默基因簇(nrs)异源表达产物的分离鉴定,共得到了 16个新化合物(bacillothiazols A-P,32-47),它们具有罕见的三联噻唑骨架,且C末端通过酰胺键额外连接了多种不同氨基酸标签。Bacillothiazols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PTPs)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抑制活性,其中,bacillothiazols C(34)和 E(36)对 PTP1B 的 IC50 值为 4.3 和 5.2 μM,但对TCPTP几乎没有抑制作用(IC50 value>100 μM)。PTP1B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极具吸引力的靶点。然而PTPIB所属的PTPs家族其活性中心的序列高度相似,特别是TCPTP与PTP1B有74%的序列是相同的,这为专一性的PTP1B抑制剂的开发造成了巨大挑战。因此,bacillothiazols将有进一步开发成为治疗PTP1B相关疾病的先导药物的潜力。通过对bacillothiazols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发现一个新颖、离散的氧化酶(NrsB)循环催化NRPS链延伸中三联噻唑啉的氧化过程,是NRPS中产生多联噻唑的一种新方式。利用定点突变进一步鉴定了 NrsB的催化关键位点,并提出了其催化迭代氧化的机制。这一结果填补了 NRPS中多联噻唑生成的研究空白,也推进了对噻唑环生物合成的认识。综上所述,本论文从海洋稀有放线菌糖丝菌Saccharothrix sp.D09和植物根际促生菌B.velezensis FZB42中获得了 4类共计34个新化合物,包括具有良好细胞毒性的铁载体saccharochelins A-H(1-8)、有抗细菌和抗炎活性的角环素saccharothrixins D-M(9-18)、新型线性多肽类化合物(30和31)和抑制PTP1B的新型多联噻唑类化合物bacillothiazols A-P(32-47)。并首次阐明了NRPS中多联噻唑啉迭代氧化的机制。以上结果不仅丰富了天然产物化合物库,也丰富了新颖的酶和其催化机制,显示了微生物,特别是特殊生境来源的稀有放线菌中仍存在大量新颖的次级代谢途径,可能合成新的活性产物;同时,药用菌种资源和新的挖掘策略的开发将促进新型活性产物的发现与利用。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多参数MRI影像组学融合模型在预测HER-2 2+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背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和生命。乳腺癌具有高度异质性,其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复发转移率高、预后不良。自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及拉帕替尼等靶向药物应用于临床以来,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疗
学位
研究背景:主动脉夹层发病急、病情复杂、死亡率高,目前比较常用的分型有两种,第一种为DeBakey分型,其按照内膜破口的起始位置将主动脉夹层分为三型(Ⅰ型:破口起自主动脉近端,延伸到头臂血管以下;Ⅱ型:破口起自近端但限于升主动脉;Ⅲ型:破口起自降主动脉在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下),第二种为Stanford分型,其按照夹层累及的范围将主动脉夹层分为两型(A型:升主动脉受累;B型:升主动脉不被累及)。其中S
学位
古直以诗人和学者的双重身份进行文学研究,在古典文学诸多领域均有建树,著述达70余种,以魏晋南朝名家专集的笺注用力最勤、贡献最大。他以昔人注经的方法笺注陶渊明及曹植、阮籍、钟嵘等魏晋名家作品,“求其切合”。其笺注沿波探源,发明用事,给我们理解这一时期的诗文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他对陶渊明的研究贯穿大半生,体察入微,视点独到,代表作《陶靖节诗笺定本》在陶集笺注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现当代陶集注释启发
学位
分数阶微积分是一个古老又新颖的数学分支.随着分数阶微积分在物理、生物、金融及最优控制等多个领域的成功应用,分数阶微分方程的理论和应用也随之得到了迅速发展.相比于整数阶微分方程,分数阶微分方程具有记忆性和遗传特性,更适合于描述反常扩散、粘性流体力学、多孔介质力学、电气工程、生物工程学中的许多问题.但是,由于分数阶微分算子具有记忆性和非局部性等特点,这也增加了分数阶微分方程研究的难度.另外,自然界和现
学位
CO氧化反应和水煤气变换反应在消除CO、纯化H2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但苛刻的反应条件如高温、潮湿等环境极易导致催化剂烧结失活,因此高稳定性与高活性并存是制备催化剂的首要目标。同时,在催化剂的使用中都期望有限的体积可以带来更高的催化效率,但高含量往往会带来物种的团聚和复杂性。上述方面都对如何制备更加高效实用的催化剂提出了极大挑战。以稀土氧化物CeO2为载体、以廉价过渡金属Cu为活性物种的负载型
学位
研究背景与科学问题蜕皮激素20-羟基蜕皮酮(20-hydroxyecdysone,20E)和胰岛素样肽(insulin-like peptides,ILPs)拮抗调控幼虫的生长和变态起始。ILPs经由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insulin/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signaling(IIS))促进细胞增殖和个体发育。20E滴度在蜕皮和变态期较高。20E促
学位
近年来,在中美战略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日本着力强化防务外交。日本的防务外交与其国家战略、外交战略密切相关,在防长会谈、联合军事演习、防卫装备技术合作以及军事援助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这既是日本提升战略自主内在驱动力的结果,又反映了日本应对中国崛起、维护美国主导下“印太”秩序的外在需求以及力图控制海上交通要道的地缘考量。日本持续推进防务外交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其战略自主性,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利益,
期刊
研究背景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由肉瘤性成骨细胞及其产生的骨样组织、新生骨构成。骨肉瘤的发病原因仍不明确,发病率男性略高于女性,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但最多见于15~19岁,是青少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骨肉瘤好发于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肱骨近端,即主要发生在下肢特别是膝关节周围。骨肉瘤多发生在骨骼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易复发转移,是严重影响劳动生产力
学位
天然产物是挖掘生物活性物质和实用药物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发现新反应、新概念、新催化剂的重要推动力。天然产物化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尤其在药物研发中,药物化学家常把天然产物及其类似物作为先导化合物,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结构修饰与靶标测试等研究。骨架结构的新颖多变性、手性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活性的多样性等特点,使得天然产物全合成成为天然药物化学以及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天然产物全合成作为天然药
学位
研究背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最近更新的统计数据报告,乳腺癌患者在全球新发数量为226万,约占新发恶性肿瘤的11.7%,已超肺癌并成为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乳腺癌同样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每年约有140万人确诊为乳腺癌,死亡人数高达50万人。在发展中国家,乳腺癌死亡率普遍较高,且早期检出率低,约70%的乳腺癌患者检出时已进展至局部晚期。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