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期权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上海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hangjie333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股票期权制度为研究对象。 股票期权制度是指股票期权授予机关根据股票期权授予计划,授予公司经理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在未来的一段特定时期内,享有以确定的价格购买本公司一定比例股票的权利的薪酬机制。股票期权制度于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美国。时至今日,其已经作为一种公司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模式被普遍采用。在股票期权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国家都对其采取了鼓励的态度,并在相关立法中对其予以规范。近年来,我国企业界也对试行和推广股票期权制度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然而由于我国特殊的法律环境的限制,我国在试点过程中对该制度作出了一定程度的变通和异化。对股票期权制度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若干与股票期权制度相关的立法建议,从而使我国能推行真正意义上的股票期权制度是笔者选择本课题进行研究的最终目的。 本文采用历史和现实、实证和规范、假说和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系统分析了股票期权制度后,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环境对构建我国的股票期权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五章。 第一章股票期权概述。要想在我国推行真正意义上的股票期权制度,首先要做的就是准确界定股票期权的内涵和外延。本章在分析了股票期权的内涵后,为进一步对其严格定性,将其与相关法律概念如标准股票期权、员工持股、认股权证等进行了比较。接下来,笔者以世界上股票期权制度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为蓝本,对股票期权进行了简要的分类,以准确厘定其外延。 第二章股票期权制度的发展历史和在我国的实践。按照“路径依赖”学说的理论,我们可以从一项制度的过去看到它的现在,从而预测它的未来。本章主要采用这样一种研究方法,回顾了股票期权从产生到发展的全过程;同时介绍了我国前段时间有关股票期权制度的五种试点模式,并对我国的股票期权试点实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指出我国实践中试行的股票期权制度与真正的股票期权制度的差距。 第三章股票期权制度法理分析。股票期权制度之所以在短短五十年内获得如此长足的发展,必然有其深刻的理论根源。本章简要分析了人力资本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对股票期权制度的理论根源有了基本的认识。同时笔者为了准确界定股票期权制度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对股票期权和股票期权授予协议的
其他文献
学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农民大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而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在于农民利益的充分实现。可以说,农民利益的实现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实现的前
行政垄断在我国的三种垄断形态中表现最突出,危害也最大,行政垄断相对于经济垄断和自然垄断来说,不仅产生巨大的经济性危害,还产生巨大的社会性和政治性危害。行政性垄断已成
国务院机构的职能转变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经济建设型
世纪之交以及新世纪初的俄罗斯对外战略不仅对俄罗斯本身,而且对于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俄罗斯是一个大国,它的举手投足将会在冷战后国际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的宏伟目标,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现代化起重要的促进作用。该文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的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