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股票期权制度为研究对象。 股票期权制度是指股票期权授予机关根据股票期权授予计划,授予公司经理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在未来的一段特定时期内,享有以确定的价格购买本公司一定比例股票的权利的薪酬机制。股票期权制度于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美国。时至今日,其已经作为一种公司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模式被普遍采用。在股票期权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国家都对其采取了鼓励的态度,并在相关立法中对其予以规范。近年来,我国企业界也对试行和推广股票期权制度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然而由于我国特殊的法律环境的限制,我国在试点过程中对该制度作出了一定程度的变通和异化。对股票期权制度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若干与股票期权制度相关的立法建议,从而使我国能推行真正意义上的股票期权制度是笔者选择本课题进行研究的最终目的。 本文采用历史和现实、实证和规范、假说和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系统分析了股票期权制度后,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环境对构建我国的股票期权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五章。 第一章股票期权概述。要想在我国推行真正意义上的股票期权制度,首先要做的就是准确界定股票期权的内涵和外延。本章在分析了股票期权的内涵后,为进一步对其严格定性,将其与相关法律概念如标准股票期权、员工持股、认股权证等进行了比较。接下来,笔者以世界上股票期权制度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为蓝本,对股票期权进行了简要的分类,以准确厘定其外延。 第二章股票期权制度的发展历史和在我国的实践。按照“路径依赖”学说的理论,我们可以从一项制度的过去看到它的现在,从而预测它的未来。本章主要采用这样一种研究方法,回顾了股票期权从产生到发展的全过程;同时介绍了我国前段时间有关股票期权制度的五种试点模式,并对我国的股票期权试点实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指出我国实践中试行的股票期权制度与真正的股票期权制度的差距。 第三章股票期权制度法理分析。股票期权制度之所以在短短五十年内获得如此长足的发展,必然有其深刻的理论根源。本章简要分析了人力资本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对股票期权制度的理论根源有了基本的认识。同时笔者为了准确界定股票期权制度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对股票期权和股票期权授予协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