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在语篇分析的背景下,对连接成分“哪知道”的属性、在语篇中的分布、表达的语义内容、具备的语用功能以及语法化问题等进行初步的分析。论文总共分为了以下六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在这里主要介绍论文选题原因,简要概述目前有关语篇、语篇连接成分、疑问代词、以及“哪知道”的研究成果,并表明本文运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所用语料的主要来源。第一章主要明确“哪知道”的属性,“哪知道”在现代汉语共时层面上主要存在三种状态,一是作为句法中的临时组合,二是作为表达否定的固定结构,三是充当语篇连接成分,本文要研究的是第三种情况的“哪知道”。“哪知道”作为连接成分时,表示“没想到、没料到”,属于廖秋忠所说的意外连接成分。之后对“哪知道”在语篇中的衔接作用和衔接方式进行分析,在探讨其衔接作用的同时也对它在语篇中的位置也进行了简单总结。第二章对“哪知道”进行语义分析。“哪知道”属于语篇中的意外连接成分,表示出乎意料的转折语义关系,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受到说话者主观视点的影响,还可以包含其他语义内容。此外,“哪知道”在语篇中的语义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即表示与主观预期相反、表示与逻辑推断相反、表示突然发生的变故、表示前后项的对比,在表示前后项对比关系的时候又可以细分为前后项主语一致时的对比和前后项主语不一致时的对比。第三章对“哪知道”进行语用分析。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哪知道”在语篇中的四种语用功能,即预示功能、指明预设功能、焦点凸显功能以及转换话题功能。“哪知道”在语篇中的运用可以使话语或文章衔接自然,有利于其交流交际功能的实现。第四章主要运用历时分析和共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哪知道”的语法化问题。首先从所搜集到的具体的语料事实出发,梳理出“哪知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属性和用法,从中推导出“哪知道”的语法化过程,此外,还简要探讨了促使其发生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最后是结语部分,主要对论文内容进行简要的概括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