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的隐喻——主动陈述小句中由名词主语和实义动词谓语构成的隐喻群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rain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群是为了达到特定交流目的处于相近位置的一组隐喻。它们频繁出现于日常语言,但是由于表面上的语义不连贯经常受到贬低。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隐喻群的研究情况有所改变,但是大部分研究依然集中于解决复合隐喻的“隐喻连贯”问题。这种情况也许仍然出于传统对隐喻群的“不连贯”性质的认识。中国学者对隐喻群的研究同样处于研究“连贯性”阶段,只有一小部分研究使用了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隐喻群。  本文旨在利用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和Langacker的配价关系理论分析位于主动语态的陈述小句中的隐喻群,这些隐喻群由名词主语和实义动词谓语组成。从《科学美国人》和《纽约客》杂志2011年一月及二月刊中选取了一万词组成语料库,本文使用Pragglejaz小组提出的隐喻鉴定方法,选出了八个具有代表性的隐喻群,并从对应关系、概念隐喻和组成关系三个方面分析选中例子。对应关系分为两部分:动词谓语的射体和名词主语的侧重。通过比较两方面在各自领域的突显性,研究发现,“连贯性”不是绝对的,而是在一个双向连续统上。在概念隐喻分析中,作者提出“额外源域”假设,即谓语动词的理想射体,使两个没有内在联系的隐喻在交流中得到合理解释。这也体现了谓语动词的首要性,从而与Langacker的组成关系对应。  虽然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提高,但是具有两方面的理论意义。额外源域到名词主语源域的投射为动词对隐喻群的过渡作用提供了证据,这些隐喻群未必含有先前研究所说的“本体联系”。而且通过结合配价关系理论与概念隐喻理论,额外源域理论弥补了概念隐喻理论在语法层面上的不足。
其他文献
一个好译员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演说技巧,而如何处理停顿是则是演说技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方面,同传的特殊情境决定了在目的语中一些停顿是难以避免的,另一方面,在目的语中
回指研究是语言学领域的一个经典话题。许多语言学者从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等角度纷纷研究回指,并取得丰硕的成果。Quirk(1985)将回指分成直接回指和间接回
磁传感器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随着高温超导技术的快速发展,将高温超导材料应用于磁信号测量成为超导材料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文章探讨了高温超导材料在微弱磁场测量
当今社会,儿童成长得到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随着世界各国之间越来越频繁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儿童文学翻译必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可是中国目前关于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依然
“内向的一代”是20世纪70年代日本文坛最具影响力的小说流派。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内容上被认为是彻头彻尾的日常性文学。日本评论家小田切秀雄曾批评他们不积极关心社会
同声传译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作。在同传过程中,译员以几乎与原语同步的速度将原语所要表达的信息用目标语准确传递给听众。这份工作对译员本身的双语能力、反应速度、记忆力以
《无声告白》于2014年出版,当年就超越近百位作家的作品,成为亚马逊最畅销图书,并且美籍华裔女作家伍绮诗在文坛一夜成名。她的这部处女作因其细腻的文笔,精巧的构思以及广泛的主
随着汉语学习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受欢迎,许多专门针对国外汉语学习者的单语或双语词典相继出版。然而这些字典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其中的一些编排打断了各词目间的自然语义关系,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