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年人获得家庭照料对其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m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在总人口中占比不断增加,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老年人医疗支出逐年增长,为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并且老年人的增加也给家庭带来照料需求,加重了社会养老的负担。在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以及养老问题突出的国情下,重视家庭照料对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本文分别从家庭照料对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机制、家庭照料对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内生性、家庭照料对老年人使用医疗服务可能性的影响和家庭照料对老年人医疗服务使用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并对现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评述。基于引入家庭照料的健康需求理论和Andersen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理论,本文运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全国基线调查数据,通过筛选中国老年人有效样本,将后代中存活女儿个数作为工具变量,选取多个被解释变量,运用IV-Probit模型和IV-Tobit模型实证分析家庭照料对中国老年人医疗服务使用的影响,以此得到具有稳健性的结论。首先,本文使用IV-Probit模型分析家庭照料对老年人是否获得医疗服务的影响,然后用医疗支出和住院时间衡量医疗服务的使用量,利用IV-Tobit模型分析家庭照料与中国老年人医疗支出和住院时间的关系。最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年龄群体和是否患有慢性病群体的异质性。通过工具变量对家庭照料变量内生性进行控制后发现,家庭照料对老年人使用医疗服务具有显著的互补效应。
  本文的实证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家庭照料可以显著增加老年人使用医疗服务的概率,家庭照料时间越长,医疗支出越多,对于住院医疗来说,家庭照料时间越长,老年人住院时间越长。(2)家庭照料对低龄老年人(60-74岁)使用医疗服务的概率具有互补效应,但对其医疗支出没有产生影响。家庭照料对于高龄老年人(75岁及以上)使用医疗服务和医疗支出均具有互补效应。(3)对于不同慢性病患病情况老年人,家庭照料对未患有慢性病老年人使用医疗服务的概率具有互补效应,但对其医疗支出和住院时间没有产生影响。家庭照料对于患有慢性病老年人使用医疗服务、医疗支出和住院时间均具有互补效应。基于实证的结果,本文提出了激励家庭照料的政策和建议。
其他文献
过去人类为谋求经济发展,粗犷式的发展方式对地球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各国政府早已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积极实施减少污染排放的政策。环境保护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十一五”(2006-2010)期间,中央政府推出了一项量化的环境政策,其中包括减少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  然而,“十一五”环境政策在改善环境的有效性方面仍然存在疑问。已经有学者(Wuet al.,2017)的研究表明,
学位
近年来,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成为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资本市场上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不论是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数量还是股权质押比例都处在不断上升的趋势。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虽然是个体行为,但由于控股股东在上市公司中的特殊地位,其对公司日常的重大经营决策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中,上市公司的创新水平成为了其核心竞争力,不论何种规模何种行业的公司都面临着创新带来
学位
近年来,国内经济持续转型升级,汽车和金融作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成为了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阵地。自2009年开始,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10年稳居世界第一,在全球汽车制造业的市场份额已从2000年的3.5%提升到2018年的29.37%。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红利,国内外汽车整车厂纷纷扩充产能,但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逐渐饱和与汽车消费拐点的到来,汽车供需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汽车销售市场在2018
学位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如今已进入“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要素投入、高资源消耗和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迫切需要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从依靠要素投入和资源消耗推动经济增长,转到更多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下简称TFP)推动经济增长。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如果经济体中的企业普遍生产率较高或者生产率增长较多,那么该经济体也会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