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如今已进入“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要素投入、高资源消耗和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迫切需要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从依靠要素投入和资源消耗推动经济增长,转到更多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下简称TFP)推动经济增长。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如果经济体中的企业普遍生产率较高或者生产率增长较多,那么该经济体也会有较高的投入产出转化与经济、生产率的增长。也就是说,一个经济体的宏观经济绩效取决于所有微观企业的经济绩效。
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因素,如宏观经济、行业竞争以及地区层面的因素,也有众多企业内部的因素。在众多内部因素中,针对企业规模的讨论较多,但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目前,关于企业规模和年龄对企业成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讨论规模和年龄对企业就业增长或者产出增长的影响,而对规模、年龄与企业TFP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讨论得较少。尤其在中国背景下,尚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利用1999-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企业规模、年龄的角度,先初步考察企业规模、年龄与TFP之间的关系,并加以固定效应模型来验证,探究出何种类型的企业拥有更高的生产率。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考察了不同规模、年龄的企业对加总的TFP增长的贡献大小,并将加总的TFP增长来源进行分解,分析不同规模和不同年龄下存活企业、进入企业、退出企业对加总的TFP增长的贡献。
实证结果表明:(1)无论控制年龄与否,企业规模与TFP呈现正相关关系,即规模越大的企业,拥有着更高的TFP。这主要是由于规模大的企业更有雄厚的资金加大研发投入,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效率;(2)无论控制规模与否,企业年龄与TFP呈现倒“U”形关系,即新进入的企业与年老的企业的TFP较中间年龄的成熟企业更低;(3)企业规模与加总的TFP的增长呈现正相关,大型企业年均TFP增长量较中小型企业多,说明规模越大的企业对加总的TFP增长有着更高的贡献,企业年龄与加总的TFP的增长无明显关系;(4)TFP增长的来源分解结果表明:不管是何种规模组别,对生产率增长贡献最大的始终是企业成长效应中的自身生产率提高。不过,在不同规模组这一贡献大小存在差异,规模越小的类别企业自身生产率提高对加总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值越大。此外,在小规模的组别中,进入和退出企业对加总生产率的增长贡献为负。
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因素,如宏观经济、行业竞争以及地区层面的因素,也有众多企业内部的因素。在众多内部因素中,针对企业规模的讨论较多,但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目前,关于企业规模和年龄对企业成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讨论规模和年龄对企业就业增长或者产出增长的影响,而对规模、年龄与企业TFP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讨论得较少。尤其在中国背景下,尚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利用1999-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企业规模、年龄的角度,先初步考察企业规模、年龄与TFP之间的关系,并加以固定效应模型来验证,探究出何种类型的企业拥有更高的生产率。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考察了不同规模、年龄的企业对加总的TFP增长的贡献大小,并将加总的TFP增长来源进行分解,分析不同规模和不同年龄下存活企业、进入企业、退出企业对加总的TFP增长的贡献。
实证结果表明:(1)无论控制年龄与否,企业规模与TFP呈现正相关关系,即规模越大的企业,拥有着更高的TFP。这主要是由于规模大的企业更有雄厚的资金加大研发投入,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效率;(2)无论控制规模与否,企业年龄与TFP呈现倒“U”形关系,即新进入的企业与年老的企业的TFP较中间年龄的成熟企业更低;(3)企业规模与加总的TFP的增长呈现正相关,大型企业年均TFP增长量较中小型企业多,说明规模越大的企业对加总的TFP增长有着更高的贡献,企业年龄与加总的TFP的增长无明显关系;(4)TFP增长的来源分解结果表明:不管是何种规模组别,对生产率增长贡献最大的始终是企业成长效应中的自身生产率提高。不过,在不同规模组这一贡献大小存在差异,规模越小的类别企业自身生产率提高对加总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值越大。此外,在小规模的组别中,进入和退出企业对加总生产率的增长贡献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