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逐渐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经济服务化程度不断加深,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可以起到扩大市场分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各国均把服务业定位为战略产业来培植与发展。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较为明显。同时,中国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愈加突出,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0.4。而收入差距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会严重抑制中国服务业消费需求,造成服务业总需求不足,从而阻碍服务业升级发展。此外,中国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技术创新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服务业升级。因此,本文将收入差距、技术创新与服务业升级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研究框架内,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对收入差距、技术创新与服务业升级之间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得到收入差距、技术创新对服务业升级的影响路径以及技术创新视角下收入差距对服务业升级的影响路径。
然后,本文建立了一个服务业升级指标体系,从服务业规模、服务业结构和服务业效率三个方面来衡量服务业升级程度,运用1998—2017年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研究收入差距、技术创新对服务业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收入差距过大是阻碍中国服务业升级的重要原因,在控制了内生性以及替换解释变量之后结果依然显著。(2)收入差距对服务业升级的影响在地区间呈现“倒U型”的分布方式,即中部高,东西部低,这种分布方式,意味着不同地区的服务业升级面临着来自收入差距不同程度的压力。(3)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服务业升级,并且技术创新在收入差距对服务业升级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了正向的调节作用;门槛检验结果表明,当技术创新水平较高,即地区研发投入强度大于3%时,技术创新会显著削弱收入差距对服务业效率升级的抑制作用。(4)人口老龄化、城市化水平、人力资本和金融业发展水平对中国服务业某些方面的升级或全面升级都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通过增加老年人服务消费、推动新型城市化进程、提高人力资本和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是促进中国服务业升级的有效路径。
最后,结合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结果,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1)正视中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服务业升级;(2)各地区政府应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服务业发展战略;(3)加强研发支出,提高技术创新水平;(4)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5)发展“银发经济”,释放老年人服务消费需求;(6)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7)加强人力资本积累,满足服务业升级的需要;(8)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提高服务业资本配置效率。
首先,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对收入差距、技术创新与服务业升级之间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得到收入差距、技术创新对服务业升级的影响路径以及技术创新视角下收入差距对服务业升级的影响路径。
然后,本文建立了一个服务业升级指标体系,从服务业规模、服务业结构和服务业效率三个方面来衡量服务业升级程度,运用1998—2017年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研究收入差距、技术创新对服务业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收入差距过大是阻碍中国服务业升级的重要原因,在控制了内生性以及替换解释变量之后结果依然显著。(2)收入差距对服务业升级的影响在地区间呈现“倒U型”的分布方式,即中部高,东西部低,这种分布方式,意味着不同地区的服务业升级面临着来自收入差距不同程度的压力。(3)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服务业升级,并且技术创新在收入差距对服务业升级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了正向的调节作用;门槛检验结果表明,当技术创新水平较高,即地区研发投入强度大于3%时,技术创新会显著削弱收入差距对服务业效率升级的抑制作用。(4)人口老龄化、城市化水平、人力资本和金融业发展水平对中国服务业某些方面的升级或全面升级都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通过增加老年人服务消费、推动新型城市化进程、提高人力资本和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是促进中国服务业升级的有效路径。
最后,结合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结果,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1)正视中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服务业升级;(2)各地区政府应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服务业发展战略;(3)加强研发支出,提高技术创新水平;(4)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5)发展“银发经济”,释放老年人服务消费需求;(6)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7)加强人力资本积累,满足服务业升级的需要;(8)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提高服务业资本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