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技术创新与服务业升级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y637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逐渐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经济服务化程度不断加深,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可以起到扩大市场分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各国均把服务业定位为战略产业来培植与发展。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较为明显。同时,中国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愈加突出,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0.4。而收入差距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会严重抑制中国服务业消费需求,造成服务业总需求不足,从而阻碍服务业升级发展。此外,中国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技术创新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服务业升级。因此,本文将收入差距、技术创新与服务业升级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研究框架内,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对收入差距、技术创新与服务业升级之间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得到收入差距、技术创新对服务业升级的影响路径以及技术创新视角下收入差距对服务业升级的影响路径。
  然后,本文建立了一个服务业升级指标体系,从服务业规模、服务业结构和服务业效率三个方面来衡量服务业升级程度,运用1998—2017年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研究收入差距、技术创新对服务业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收入差距过大是阻碍中国服务业升级的重要原因,在控制了内生性以及替换解释变量之后结果依然显著。(2)收入差距对服务业升级的影响在地区间呈现“倒U型”的分布方式,即中部高,东西部低,这种分布方式,意味着不同地区的服务业升级面临着来自收入差距不同程度的压力。(3)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服务业升级,并且技术创新在收入差距对服务业升级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了正向的调节作用;门槛检验结果表明,当技术创新水平较高,即地区研发投入强度大于3%时,技术创新会显著削弱收入差距对服务业效率升级的抑制作用。(4)人口老龄化、城市化水平、人力资本和金融业发展水平对中国服务业某些方面的升级或全面升级都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通过增加老年人服务消费、推动新型城市化进程、提高人力资本和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是促进中国服务业升级的有效路径。
  最后,结合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结果,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1)正视中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服务业升级;(2)各地区政府应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服务业发展战略;(3)加强研发支出,提高技术创新水平;(4)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5)发展“银发经济”,释放老年人服务消费需求;(6)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7)加强人力资本积累,满足服务业升级的需要;(8)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提高服务业资本配置效率。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就业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就业的影响因素是本文重点关注的话题。而另一方面,近几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特朗普政府反复加征中国产品的关税,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在此时代背景下,本文用增
学位
自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出口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当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虽然中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在逐年增加,但出口增速却经历了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在全球价值链中,中国出口产品仍然处于低端阶段,中国企业的出口增速已不能由粗旷的发展模式来维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出口产品中所包含的知识与科技含量将直接影响该国的国际竞争力。人力资本积累是影响企业出口产品中知识与科技含量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强调全球各国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建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并重申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坚持以开放促进改革、发展与创新。面对开放、共享的新时代,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中国开放的措施之一,是未来开放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以及对外投资政策的不断放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依靠高要素投入实现了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依靠要素投入维持经济高增长变得不现实,转而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才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除依靠技术进步外,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也是重要手段。并且,随着多产品异质企业理论的发展,使得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可以深入到企业内部,Bernard等(201
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的投入。非房地产企业如制造业企业等大量进入房地产市场进行投资也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经济现象之一。当前文献研究集中关注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会引致非房地产企业持有房地产的多元化投资决策,进而影响企业研发创新活动及企业绩效等。而在分析影响企业出口的相关文献中指出研发创新活动是影响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鲜有文献将二者联系起来,深入分析非房地产企业如
过去三十年,外国公司通过外商直接投资(FDI)在发达国家设立了外国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外商直接投资是资本流动中最重要的因素,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主要动力,促进了欠发达国家的发展,并推动了社会主义地区的重建和国际化。因此,分析一些国家FDI低于预期的原因十分必要。理论上,FDI和政治风险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本文基于1996-2016年国际国家风险指南(ICRG)指标和世界银行指标(WBI)的相关数
近年来,最低工资标准不断上调,这与企业的用工成本产生冲突,进而可能导致企业基于成本控制的目的做出调整雇佣技能结构等提高生产效率的举措。而企业的雇佣决策除了受劳动力价格影响之外,企业间的异质性即企业生产规模、生产率、研发投入、固定成本、组织结构等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研究表明,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之间就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一般来说,出口企业的生产规模更大,技术水平更高,生产率更高。已有研究发现:生产规
学位
幸福是与人民息息相关的话题,而工会是联系员工、企业与政府的核心纽带,也是为员工提供组织归属、利益保障的坚强后盾。随着社会经济环境日益变化与人民需求层次逐渐提升,人们越来越青睐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从简单的解决温饱问题到精神层面的满足与丰富。工会作为员工的权利维护组织,应当肩负起提升员工幸福感的重要责任,才能更好地维系与稳定员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工会参与是以工会组织为连接点
学位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贸易活动已经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复杂经济网络。国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国家或地区具有较为健全的信息沟通平台,知识、技术溢出,企业的自我学习能力,更易吸引企业向周边地区出口。企业产品出口处于怎样的空间结构,以及为何会形成这样的路径,非常值得探究。  本文采用2000-2013年HS8位海关数据库
学位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股权投资形式,现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投资的本质是追求投资回报,同时也在投资过程中扮演着辅助企业的角色,对新兴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中国医药行业一直是风险投资重点关注的行业,且正处于创新变革之际,风投热度持续增加。随着国内风险投资事业的不断发展,关于风投机构与受资企业关联及其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但鲜少有针对特定行业的研究。因而本文以中国医药行业上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