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肠三叶因子(TFF3)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及化疗疗效评估中的意义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haozhi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肠三叶因子(Trefoil Factor 3,TFF3)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诊断及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作用,为诊断和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新的肿瘤标志物。方法:选取2020年06月20日至2021年06月06日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初次确诊的8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鳞癌(LUSC)38例,肺腺癌(LUAD)46例]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组,同一时期在本医院进行体检的21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跟踪仅接受培美曲塞(LUAD)或紫杉醇(LUSC)+铂类方案连续化疗2个周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化疗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初次确诊时、连续化疗2个周期后、健康对照组体检第一天血清TFF3水平。采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初次确诊时外周静脉血实验室指标(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下载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的肺鳞癌、肺腺癌数据,分析TFF3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中,肺腺癌和肺鳞癌患者化疗前血清TFF3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血小板计数≥中位数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TFF3的水平高于血小板计数<中位数组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3.血清TFF3水平诊断非小细胞肺癌、肺腺癌、肺鳞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95%CI(0.62,0.83)],0.69[95%CI(0.56,0.82)],0.77[95%CI(0.66,0.89)],约登指数分别为0.45,0.37和0.55,截断值分别为1109.37pg/ml,1109.37pg/ml和1110.61pg/ml。4.在接受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化疗后血清TFF3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肺腺癌患者化疗后血清TFF3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鳞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TFF3水平无明显变化。5.通过分析TCGA数据库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中TFF3水平与化疗效果之间的关系,发现对化疗效果敏感的肺腺癌患者具有更高的TFF3表达水平(P<0.05),而肺鳞癌患者化疗效果与TFF3的表达水平之间未发现明显关系(P>0.05)。结论:1.TFF3在肺腺癌、肺鳞癌中的表达均高于健康者,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2.TFF3的表达水平与肺腺癌化疗疗效间具有相关性。3.在血小板计数较高的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TFF3的表达增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脂蛋白(a)[LP(a)]水平与反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SYNTAX评分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CHD的416例住院患者,根据SYNTAX评分,分为低危组(0-22分)364例、中危组(23-32分)39例、高危组(≥33分)13例,另选取同
学位
梯度/高阶梯度模型广泛应用于高精密设备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多物理场耦合问题等各个前沿领域中,本研究选取两种典型的二阶梯度模型——挠曲电效应和扩散-反应-变形多物理场耦合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挠曲电效应是所有固体介电材料在应变梯度场的作用下都能表现出的一种力电耦合现象,在微机电系统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另一方面,扩散-反应-变形耦合模型广泛存在于水凝胶、生物组织和电池等复杂材料系
学位
目的:系统评价直肠癌患者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真实体验,以全面了解患者身心感受及其自我管理策略。以直肠癌患者自我管理为切入点,构建直肠癌患者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症状管理平台,为更好地管理低位前切除综合征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数据库中
学位
目的通过质性访谈,剖析耳蜗植入儿童家长的康复期望,明确家长期望目标,提供支持性康复策略;同时,探讨不同助听模式的语前聋儿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与家庭生活质量的差异,以及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和家庭生活质量间的相关性。方法研究一: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5月在安徽省合肥市某三甲医院行CI术的15例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经查阅文献和课题组讨论,初拟访谈提纲,并进行预访谈,确定最终访谈提纲。访谈结束后,
学位
目的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化学治疗前后活性氧(ROS)、异柠檬酸脱氢酶2(IDH2)、去乙酰化酶3(SIRT3)动态变化情况,探讨不同AML患者ROS、IDH2、SIRT3水平的差异及其在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例新诊断的且尚未行化学治疗AML(非AP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标本;取40例已行化学治疗的AML(非AP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标本;取20例正常人骨髓及外周血标本作
学位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CTO患者进行认知功能障碍防治提供一定理论参考。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脉造影检查并诊断为CTO的患者212例,搜集患者的基本情况、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和房颤病史,记录相关辅助检查指标和SYNTAX冠心病综合评分,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学位
研究背景 心房颤动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节律紊乱。经导管消融术是目前心房颤动最常用的电生理治疗方法之一,且已被证实较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更好地维持窦性心律。然而并非所有房颤患者都能通过消融维持窦性心律,不同临床特征的房颤患者术后复发率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目前已有多种因素被证明是术后复发的预测因子,但这些变量单独使用的预测效能不高,那么建立一个预测术后复发的临床风险模型仍然是关键且必要的需求。研究目的 (1)
学位
目的比较含苯达莫司汀方案BR(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与不含苯达莫司汀的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和伊布替尼单药方案分别在治疗惰性B细胞淋巴瘤(iNHL)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优化惰性B细胞淋巴瘤及CLL的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方法1.本研究收集了从2018年6月至2021年7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68例惰性B-NH
学位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NSCLC发生发展的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因子样蛋白 14(ADP ribosylation factor like protein 14,ARL14)在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使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学位
氧化镓作为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相比GaN与SiC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有着更宽的带隙和更高的Baliga品质因数,使得氧化镓在紫外探测、高功率器件等领域有着广阔应用前景。在氧化镓的各种应用场景中,尤其是功率器件,发热对器件性能的影响不容忽视,氧化镓较低的热导率已经成为其性能充分发挥的一个瓶颈。因此本文主要对热稳定性较好的β-Ga2O3和ε-Ga2O3等半导体材料的热输运性质进行了研究,为将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