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Advanced系统中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的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xinghu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全球无线通信呈现出的移动化、宽带化和IP化的趋势,同时也为了与新兴的一些移动通信技术如WiMAX、Wi-Fi等竞争,3GPP在2004年底提出了3G的长期演进(LTE)。LTE所使用的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的方式不能消除小区间干扰,特别是小区边缘用户所受到的干扰,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缓解小区间的干扰问题。本文针对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中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进行了仿真和分析,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部分给出了当前LTE系统中所广泛讨论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主要分析了几种典型的部分频率复用和软频率复用方案,其中华为公司提出的软频率复用方案为主要典型代表,在业界研究领域非常流行。论文给出了影响软频率复用系统性能的主要参数,并通过改变小区中心半径比和小区中心/边缘频带功率比来观察小区边缘和小区中心用户的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系统参数所能带来的系统性能提升是不同的;实际系统中应该综合考虑不同业务类型,进行带宽和功率的分配,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系统性能提升。第二部分对LTE-Advanced系统中引入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其中协作多点传输和中继被认为是提高小区边缘用户吞吐量和小区总体性能的有效技术。LTE-Advanced系统下行链路的干扰协调技术可以通过基站间的联合处理/预编码来实现。对相干传输情况下的多小区协作预编码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给出了迫零波束成型、块对角化和最小均方误差预编码方案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可以得知,采用协作传输技术的确可以有效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第三部分研究了一种较新的将部分频率复用(FFR)以及协作多点传输相结合的方案。传统的频率复用方案并不适合协作多点传输,因此可以将每个小区分成三个扇区,每个扇区有一个固定的扇区天线(SA),从而可以实现多点协作传输,仿真表明该方案在提升系统容量方面具有较高的优势。
其他文献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由区域内一组具有感知、计算和通信能力的传感节点构成,它通过节点上的传感器获取用户感兴趣的环境信息并通过相应处理后将数
空中的无线电频谱越来越拥挤,频率的资源性影响日益彰显。针对当前频率资源紧缺以及人们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不断提高的现状,提高频谱利用率已成为通信技术研究的重要目标,而高效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个人移动互联设备的普及,人们对互联网视频流媒体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由于视频流媒体传输对带宽稳定性要求严格,其用户体验质量(QoE)对网络带宽的
随着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和应用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无线业务数据的需求愈加旺盛,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目前的无线局域网(WLAN)面临着带宽不足、数据速率不够高等一
运动目标检测是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来理解和感知视频画面中的内容,同时它又融合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等领域的先进技术,是当前的一个交叉性综合学科的热门研究
由于雾霾天气的影响,室外成像设备采集到的图像具有对比度低、颜色暗淡和细节信息难以辨认的特征,导致接收端图像质量差,严重影响其后处理。受信道带宽的限制,室外成像设备采
说话人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语音自动识别说话人身份的生物识别技术,具有实现简便、经济和扩展性强等优点,在信息服务、安全保障、国防军事、公安司法和医学应用等领域有着广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