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祁连山高山区的冰雪融水及降水孕育了河西绿洲,河西绿洲因丝绸之路而名扬中外。新世纪、新机遇。西部大开发、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河西绿洲的城镇发展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在此背景下,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矛盾逐步凸现,“城市病”和“乡村病”共存,乡村聚落传统演化模式受到冲击。在河西走廊东端的石羊河流域,是河西地区人地矛盾最为突出,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祁连山高山区的冰雪融水及降水孕育了河西绿洲,河西绿洲因丝绸之路而名扬中外。新世纪、新机遇。西部大开发、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河西绿洲的城镇发展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在此背景下,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矛盾逐步凸现,“城市病”和“乡村病”共存,乡村聚落传统演化模式受到冲击。在河西走廊东端的石羊河流域,是河西地区人地矛盾最为突出,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以石羊河流域为典型区域,开展乡村聚落演化研究,深入剖析乡村聚落演化影响因素及演化的驱动机制,有利于从根本上认识河西绿洲乡村聚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聚落体系、推动城乡聚落优化重构,实现绿洲文化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石羊河流域的金川区、凉州区、永昌县、民勤县和古浪县所辖乡镇以及村落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通过目视解译结合甘肃省地理信息测绘局国土调查数据获取石羊河流域2000、2011和2019年三个时间乡村聚落信息和2000-2011年、2011-2019年两个时期的乡村聚落变化数据,开展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研究;基于长时序的夜间灯光数据、DEM数据、水文数据、交通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探究石羊河流域乡村聚落演化与海拔、绿洲、河流、人口和交通等因素的耦合关系;利用灰色关联模型、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与乡村聚落演变相关性较强的因子,探究乡村聚落时空演化驱动力,构建影响驱动体系,分析乡村聚落演化驱动机制。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从乡村聚落分布特征看,石羊河流域乡村聚落绿洲边缘部较疏、中部较密,总体呈T形,局部呈带状、片状或扇状分散分布在主要道路或河流两侧2500 m以内。从分布密度来看,乡村聚落呈分散状态,密度较低、规模较小。2000-2011年和2011-2019年两个时期新增乡村聚落平均最邻近系数分别为-11.52和-16.84,表明石羊河流域乡村聚落形态趋于集聚、规整化,整体来看,乡村聚落分为“集聚-分散”和“分散-集聚”两个阶段。从聚落面积来看,聚落规模总体呈扩张趋势,扩张面积为1.76 km~2,不同区域不同阶段乡村聚落扩张面积不同。从重心迁移来看,乡村聚落重心整体向西北迁移,迁移距离1439.37 m,不同区域不同阶段乡村聚落迁移幅度不同。从用地规模来看,农村用地规模先扩张,后少量减少,2000-2019年间,农村用地规模增加213.32 km~2。从人口分布来看,人口和人口活动范围不断增加,农村人口向乡镇周边簇聚。乡村聚落新增与消失共存,但主要以新增为主。乡村聚落在演化过程中总体呈现集聚,有向城市中心靠拢的趋势。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揭示出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城镇化、人口数量、用地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对乡村聚落体系演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是乡村聚落演化的内驱动力。自然-区位条件下的约束路径、社会-经济变化的诱发路径以及政策引导下的人为干预路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推进乡村聚落的演化。石羊河流域乡村聚落体系的演化过程中面临着经济市场程度低、农村工业发展程度低、乡村聚落布局分散及自然资源短缺等困境。为实现绿洲区乡村聚落可持续发展,建立完整的区域市场推动体系、构建农村发展产业体系,加强中心村建设、以及准确评价水资源数量,实现以水定城,以水定产。
其他文献
冻胀变形分析与预测是预防高铁路基冻胀危害的重要手段。冻土区高铁路基的不均匀冻胀变形将会影响路基平整性,对高铁行车安全带来严重危害。高铁路基冻胀变形受环境影响显著且变形机理较为复杂,仅从数学角度利用观测数据建立的函数模型难以揭示冻胀变形的时空过程,还需要利用岩土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冻胀变形机理,研究高铁路基冻胀变形时空规律。对于冻土冻胀分析的研究由最开始的单一的冻胀变形研究不断发展到对温度场、水分场、变
目的:为了解决传统酸蚀粘接技术导致的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结构的破坏引起的树脂-牙本质粘接耐久性不足的问题,本课题拟在溶解性良好的树枝状大分子PAMAM-NH2表面引入小分子强效螯合剂植酸(IP6),构建大分子量(>40k Da)IP6-PAMAM-NH2体系,检测其螯合牙本质钙离子的能力,研究IP6-PAMAM-NH2复合体作为牙本质粘接前处理剂实现选择性纤维外脱矿和抗菌的能力,评估其对牙本质粘接
遥感影像作为一种高精度的对地观测数据,是国家战略性基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而越发广泛。与此同时,随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与遥感数据商业化程度的提升,遥感影像共享变得越来越普遍。遥感影像共享可以提高地理信息服务质量,但也使得影像非法复制、恶意传播等侵权事件频发,如何在发生版权纠纷时确定影像的版权所属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遥感影像版权保护已成为迫切需求,安全可靠的影
目的:通过在钛合金基底表面原位自组装构筑Ti-Sr-GO涂层,进一步提升钛合金的减摩抗磨性能与生物活性,为种植体涂层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1.对Ti6Al4V表面进行活化处理后,以SrCl2溶液和GO分散液为原料,采用离子诱导自组装技术构筑Ti-Sr-GO涂层。系统研究制备工艺对涂层形貌、理化特性的影响规律。2.在干燥环境和模拟体液(SBF)环境进行滑动摩擦和微动磨损实验,随后通过对基底磨痕和对偶
背景:口腔鳞状细胞癌特别是舌鳞癌,通常诊断较晚,侵袭性强,常需进行化疗。紫杉醇(paclitaxel,PTX)作为一种天然抗癌药物被广泛用于多种癌症的化疗,但溶解性很差,易产生副作用。近年纳米材料在医学领域发展迅速,其中,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MSN)因其合成方便、孔径和孔结构易于调节、载药量高且细胞毒性较低,在癌症治疗中作为药物运输载
水利知识图谱的发展提升了水利行业数据管理的效率。面对在新一代信息浪潮推动下爆发式增长的水利数据管理问题,水利知识图谱展现了其优点:数据不再是以繁琐的方式存在有限的关系型数据库中,而是以一种更加直观和便捷的图模型结构,将数据转化为通俗的语义知识,更符合人的语言认知,并且水利知识图谱基于语义的查询模式使得计算机能够理解、处理和表达语义信息,检索获得更全面、更精确的结果,克服了关键字检索信息不全、质量差
近20年来,我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CMONOC)的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CORS)目前已经积累了数量庞大且连续的观测数据。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分析相应地区的速度场,进而为地壳运动形变规律研究以及地震分析预报等提供的数据基础
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因其具有高反射率、高相变潜热和低热传导性,在维持地表能量平衡和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检验与监测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准确地监测积雪时空变化,对于研究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淡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及发展区域经济具有重大的意义。亚洲高山区(High Mountain Asia,HMA)是中低纬度山区积雪的重要分布区,也是两极地区以外积雪范围最广的地区。在气
目的:构建超负荷细胞模型,验证高强度拉伸应力对羊颞下颌关节盘(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c,TMJ disc)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继而探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是否可逆转高强度应力下TMJ disc细胞的凋亡,最终实现抗凋亡作用。实验设计:选取新鲜的3月龄羊头,体外分离并培养TMJ disc细胞,传至第三代。随后,将TMJ disc细胞接种于硅胶膜小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