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辛小说创作思想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诠释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niba34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 )是一位享誉世界文坛的英国当代作家。莱辛的小说创作思想新颖独特,作品一方面关注小说创作技巧的演变与创新,另一方面力求真实反映社会现实。莱辛重视小说创作的社会功效,强调小说家的社会责任感。以往评论界对于莱辛的创作思想的理解有失公允,过分强调其作品中解构与颠覆的一面。本文以小说《金色笔记本》为文本依托,运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观点阐述莱辛小说创作思想中建构性的一面。二十世纪,随着现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场新的思想运动,这场运动被大卫·雷·格里芬命名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整体有机论,它的理论基础是英国当代思想家阿尔弗里德·诺斯·怀特海(A. N. Whitehead)的过程哲学。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大卫·雷·格里芬(Griffin, D·R )和小约翰·B·科布(John B .Cobb, Jr.)。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思想观点包含三个方面,即坚持后现代整体有机论,倡导后现代创造观,提倡后现代生态文明观。后现代整体有机论是基础,后现代创造观和生态文明观是整体有机论的逻辑衍生。上述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观点所凸显出来的建设性维度对于后现代主义环境下的小说创作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莱辛本人及其文学成就,简述莱辛的小说《金色笔记本》的文学评论和本论文的写作意图。第二部分阐述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主要观点,为分析莱辛的小说创作思想做铺垫。第三部分分析莱辛在后现代主义环境下努力寻找新的创作技巧的积极创作态度。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创造性和多元性精神指导下,分析小说《金色笔记本》中的创作特征,肯定莱辛在小说创作技巧方面的创新成就。第四部分论述莱辛对于后现代主义环境下诸多文学主题的积极创作态度,介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于基督教、人性和社会性别(gender)的新颖观点,论证莱辛作品中潜在的人文关怀。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看,莱辛对小说形式的创新,对小说创作技巧的变更以及对后现代主义文学主题的关注充分体现了其建构性的创作思想。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话语分析、阅读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理论为框架,详尽地分析了雅思学术类阅读篇章的特点与规律,探索进行该项阅读能采取的阅读策略,用元认知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张爱玲被认为是中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之一。自从美国学者夏志清将其作品编入《中国现代小说史》以来,张爱玲的文学地位不断提高,“爱玲热”也不断升温。越
传统的翻译理论把翻译看作是语码间的转换,主张以原作为中心,力求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对等。然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会受到语言、社会文化和读者反映等因素的影响而对原
日常生活中幽默无处不在,相声中幽默也很普遍。最近几年郭德纲的相声赢得了成千上万观众的喜爱。很多精彩的幽默片段使观众哄堂大笑,他的诙谐幽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
安妮·赖斯被誉为“吸血鬼之母”,其《吸血鬼编年史》大大丰富了吸血鬼文学。创作于1976年《夜访吸血鬼》是其中一部重要作品。这部小说诞生于存在主义在美国的繁荣时期,因此带
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年历史,对中国文学在语言、体裁、题材、思想等各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佛教更是从故事情节、风俗习惯、人物形象、小说
二十多年前语言学家Mona Baker预测,大量原始和翻译文本语料库的建立和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方法的发展,能够帮助翻译学者发现翻译文本的本质。自那时起,越来越多的从事翻译研究
翻译活动历史悠久,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系统。随着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的需求,翻译行业也逐渐趋于成熟。但是,纵观前人的研究成果,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
委婉语历史悠久,应用广泛,且具有鲜明的文化印记,在协调人际关系中发挥着有效且关键的作用。在当今时代,世界各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日俱增,对英汉委婉语互译进行研究,必然会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