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昭示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数据收集、储存、利用的技术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但是,大数据时代所体现的公共性和信息传播的广泛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隐私权产生威胁。一方面,传统隐私权仅对私密空间进行保护的规定因为网络公共空间的出现而得到内容的延伸;另一方面,隐私权的保护内容因为加入个人信息、个人数据中同隐私相关部分而被赋予了财产和人格双重属性。此外,信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昭示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数据收集、储存、利用的技术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但是,大数据时代所体现的公共性和信息传播的广泛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隐私权产生威胁。一方面,传统隐私权仅对私密空间进行保护的规定因为网络公共空间的出现而得到内容的延伸;另一方面,隐私权的保护内容因为加入个人信息、个人数据中同隐私相关部分而被赋予了财产和人格双重属性。此外,信息社会数据传递、流通速度和范围的提升,让个人隐私泄露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也超过从前。因此,如何更好地用隐私权保护大数据时代的隐私成为当下重要的问题。本文将收集同大数据相关的隐私权纠纷案件对大数据时代的隐私权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大数据时代隐私权的概念。首先对大数据和大数据时代的定义和特点进行解释,再比较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与传统隐私内容的不同,最后对大数据时代隐私权的新特点分别进行阐释。第二部分主要对隐私权的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包括立法现状的总结和司法判决书的分析。在司法判决书分析中,首先根据原、被告双方主体的不同对案件进行区分,然后将案件进行类型化分析,根据侵权方式、侵权内容的不同将案件分为8大类,再将8类案件整合进行结果分析。第三部分是从上文总结的结果中提炼出目前我国对大数据时代的隐私权保护存在的3个问题,包括:法律适用存在缺陷、企业和用户间权利不平等和权利救济机制存在缺陷。第四部分是对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方案。首先介绍美国和欧盟对大数据时代隐私权保护的方法和经验,然后根据外国经验启示,从理论层面讨论我国可以采取的保护大数据时代隐私权的方式以及现阶段尚未采取这些方式的原因。最后,在符合我国国情的保护模式之下,对上文提出的问题提出三类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包括法律适用方面的改进、推进行业自律建设和完善权利救济机制。这些方案的提出以确保科技有序发展为前提,致力于在大数据时代更好地保护公民的隐私。
其他文献
2021年欧洲人工智能论坛第三场《人工智能与医疗》选材于欧洲论坛官方网站,该话题是疫情当下及后疫情时代广为讨论的议题。源语呈现科技文本特点,发言人语速较快,信息密度高,且被动式广泛出现于长难句中,造成译员在对其编码和产出过程中出现非流利性困难。这些被动式导致的产出非流利性困难包括:(1)有施事被动结构导致的非流利性困难;(2)无施事被动结构导致的非流利性困难;(3)被动语结导致的非流利性困难。在同
本翻译项目的材料为《混沌的边界:当代文学与科学中有序的无序》一书的导论部分,作者是美国文学批评家南希·凯瑟琳·海尔斯,她在书中向我们呈现了当代文学与批评理论和混沌理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对本项目的翻译与分析,笔者发现其中存在大量多义词汇,这些多义词跨越了不同的范畴,在各个学科之间传达出不同的含义,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多义词的翻译难点根据其成因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原型转
目的 探索miRNA-19a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和转移的影响,及对SMO蛋白和Hedgehog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人骨髓瘤细胞系U266B1、LP-1、RPMI 8226和NCI-H929为研究模型,首先检测4种细胞中SMO蛋白的背景表达,然后使用U266B1细胞作为模型,设计了miRNA-19a inhibitor,以此建立miRNA-19a敲低组、对照质粒组和空载组。探究miRNA-
近年来,古村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落实下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作为保护和传承古村落文化的手段之一,古村落文化的翻译成为了古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新路径,为西方人士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新渠道。本翻译项目语料节选自古村落文化读本《记忆与传承:消失于古村落记忆里的故事》。报告聚焦于解决文本中出现的大量古村落文化专有项的翻译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翻译策略。文化专有项是指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
本次模拟汉英同声传译项目的材料选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家讲坛》栏目2021年末推出的十集特别节目“历史关头”之中的两集。演讲者从重要的历史关头和不同的时代背景分析了中国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该节目对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全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期节目主讲人频繁使用四字格尤其是四字格成语(总共97个),这给本口译项目造成了最大的挑战。根据黄伯荣和廖旭东在《现代汉语》一书中对成语基本
本报告主要汇报笔者《2021年东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汉英笔译实践项目。该项目文本为2021年2月4日东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项目任务为将该政府报告进行汉英翻译并解决其翻译难点。在翻译《2021年东阳市政府工作报告》过程中,笔者发现该项目的难点主要在于平行结构的翻译。在对平行结构的定义及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本项目中有两类平行结构对翻译造成了困难:(1)含
本报告是对2021年3月10日《青年网络公开课》节目中温铁军题为《回望百年乡建,聚焦乡村振兴》的讲话进行的模拟汉英同传实践。该讲话清楚地讲述了中国乡村建设行动的百年历史传承,分析了中国和西方国家发展方式的不同。口译该材料有益于西方民众了解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一定程度上减少他们的偏见。该报告内容的重要性要求本次同传需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口译过程流畅通顺。由于该讲话内容的重要性,源语语篇经过提
记忆是人类精神,因而也是人类生存的若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阿特伍德意识到记忆的不可或缺,她的六部长篇小说《浮现》《神谕女士》《使女的故事》《猫眼》《盲刺客》《证言》分别从个体、社会、历史三个不同的层次展现了记忆的重要性。记忆是个体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们的脑海中充斥着关于往日的欢笑与痛苦,阿特伍德笔下的女主人公多受到内心创伤的羁绊,难以治愈,她们正是通过回忆这样的方式,返回过去,找寻自我。一个社会的发展
本口译报告是基于对罗振宇的讲座《“数字化转型”转什么?》的模拟汉英同传实践撰写的。在完成该材料的模拟同传后,报告人发现该材料存在大量的隐性信息,而能否将隐性信息处理好对口译员质量造成很大影响。译员采用了伍小君对隐性信息的分类,将文本中的隐性信息难点主要分为三类:(1)隐性语义信息;(2)隐性文化信息;(3)隐性逻辑信息。每一类隐性信息都有各自的口译难点。针对隐性信息造成的口译难点,译员基于关联理论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高校以考试作弊为由对学生适用开除学籍并引发学籍纠纷的现象遍存在,与其紧密相关的实体条件应得到及时关注和规范。一方面,现行法律明确高校有权奖惩学生和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抑或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列举了四种可以适用开除学籍的作弊行为。但另一方面,有关开除学籍实体条件的现行法律规范仍过于概括模糊,高校制定的作弊适用开除学籍实体条件的规范性文件参差不齐、宽严不一,成为引发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