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患者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观察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enzhiqiang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失眠患者,观察CBT-I对患者的睡眠、情绪、躯体化症状及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6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干预6周后随访4周,共10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6周、10周时评测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记录患者的入睡潜伏期(SOL)、睡眠效率(SE)、总睡眠时间(TST)数据,计算6周及10周时的减药率。结果:1.干预后两组ISI、PSQI、HAMA、HAMD、SSS评分时间效应和组间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SI、PSQI、SSS评分时间因素和干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2.干预6周时总睡眠时间干预组为409.98±47.98分钟,对照组为371.65±31.40分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入睡潜伏期、睡眠效率均改善。3.6周时干预组减药率平均为67.57%,对照组为20.8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10周时干预组减药率平均为81.83%,对照组为25.4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提高主观睡眠质量和总睡眠时间。2.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躯体化症状,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3.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能减少失眠患者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的使用,降低患者药物依赖性。
其他文献
一、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幼鼠模型建立及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和DPPⅣ免疫组化表达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第一部分,以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观察高脂饮食对体重、体质指
目的: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血液肿瘤之一,其主要病理过程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早期不易发现,且发病年龄较其他肿瘤年轻,发病多为幼儿或青中年,临床表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进行优秀合格人才培养、对青年学生进行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不断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只有不断探索、积极创新,才能保证和促进学生党建工作健康、持续、稳步发展。  一搭建一个教育新平台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肆虐,各行各业都在贡献力量.作为防疫工作最前沿的一线阵地,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在疫情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穴位电针对分娩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以期从MAPK/ERK信号通路揭示其分娩镇痛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探索一种非药物、操作简单、对母婴安全有效
目的:胰高糖素样多肽-1是一种胃肠激素,它对糖代谢及心血管功能具有广泛的作用如: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延缓胃排空、调节心率、血压和心肌的收缩功能,对抗缺血/再灌注。代谢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