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几十年来,奶牛单产水平不断提高,而繁殖力却在不断下降。高度选育在提高奶牛单产水平的同时,也使得群体近交程度不断增加。随着奶牛群体近交程度的增加,奶牛个体中隐性有害基因纯合概率增加,遗传缺陷疾病的发病风险也随之增加。在牛育种中大量使用有限数量的种公牛导致隐性遗传疾病的迅速传播。在种公牛系谱常见的遗传缺陷中,有多种碱基突变导致的致病突变。这些遗传缺陷导致牛胚胎死亡、母牛流产或犊牛畸形,每年给行业带来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名称:母源NOTCH1/RBPJ对牛早期胚胎发育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研究(项目批准号:3207293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奶牛单产水平不断提高,而繁殖力却在不断下降。高度选育在提高奶牛单产水平的同时,也使得群体近交程度不断增加。随着奶牛群体近交程度的增加,奶牛个体中隐性有害基因纯合概率增加,遗传缺陷疾病的发病风险也随之增加。在牛育种中大量使用有限数量的种公牛导致隐性遗传疾病的迅速传播。在种公牛系谱常见的遗传缺陷中,有多种碱基突变导致的致病突变。这些遗传缺陷导致牛胚胎死亡、母牛流产或犊牛畸形,每年给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碱基编辑器由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衍生而来,能够在不产生DNA双链断裂、不需要同源模板以及不依赖同源定向修复机制的情况下实现碱基的精准定向编辑。将不能产生DNA双链断裂的Cas9切刻酶或催化失活Cas9蛋白与某种单链DNA脱氨酶以及控制细胞修复机制的蛋白融合在一起,这是目前常见的碱基编辑器构成策略。目前常见的碱基编辑器分为胞嘧啶碱基编辑器和腺嘌呤碱基编辑器两大类,胞嘧啶碱基编辑器能够使C:G碱基对通过胞嘧啶脱氨反应和细胞修复过程被定向编辑为T:A碱基对,而腺嘌呤碱基编辑器能够使A:T碱基对通过腺嘌呤脱氨反应和细胞修复过程被定向编辑为G:C碱基对。在本项研究中,我们通过体外培养和体外受精的方式获得牛受精卵,然后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利用胞嘧啶碱基编辑器BE3和腺嘌呤碱基编辑器ABE7.10首次在牛胚胎中实现了高效的基因编辑,证实了利用碱基编辑器在牛胚胎中直接进行基因编辑的可行性。同时,我们还利用靶向二代测序的方法探究了利用BE3系统和ABE7.10系统在牛胚胎中进行碱基编辑时的脱靶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靶位点附近有脱靶现象存在,但在6个预测的潜在脱靶位点中均未发现明显的脱靶现象。之后,我们通过显微注射的方式利用BE3系统和ABE7.10系统在牛胚胎中进行多基因编辑,证实了利用碱基编辑器在牛胚胎中进行多基因同时编辑的可行性。最后,我们再次通过显微注射的方式利用BE3系统在牛胚胎中进行了 CDX2基因的敲除,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敲除成功。通过本研究,我们在牛胚胎中实现了高效的碱基编辑、多基因编辑以及基因敲除,证实了碱基编辑器在牛胚胎中进行精准基因编辑的巨大潜能,这对于在种牛中高效地进行遗传缺陷修复和性状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为减少因遗传缺陷导致的胚胎死亡、流产和犊牛畸形、降低由此而来的经济损失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其他文献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IP实验结合质谱鉴定技术成功鉴定出HSPA8、Fibronectin、HSP90AB1、HSPD1和VPS18这些宿主蛋白可以与IBV-S发生互作。co-IP结果显示HSPA8、HSP90AB1和
近年来,蜂王浆的抗光老化活性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蜂王浆面膜等系列护肤产品也大受欢迎。但蜂王浆中的蛋白质存在易引起过敏反应、储存不稳定以及不易被人体皮肤吸收利用等缺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蜂王浆的抗光老化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我们采用蛋白酶解技术对蜂王浆进行酶解,并对蜂王浆、蜂王浆主蛋白、蜂王浆酶解产物以及蜂王浆主蛋白酶解产物等4种样品的理化特性进行了表征,通过人成纤维细胞模型评价了4种样品和10
随着禁抗、减排政策推进,作为抗生素替代品的益生菌越来越受到关注。益生菌能调控肠道健康并提高养分消化率,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被广泛用于猪和鸡的生产实践中。益生菌可以调控瘤胃内环境,亦被广泛应用于奶牛生产,但是对于益生菌在肉羊生产中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复合益生菌作用效果的研究更缺少系统研究数据。本试验旨在通过探究颗粒化全混合日粮(Pelleted Total Mixed Ration,PTMR)和
甲型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是一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以呼吸道上皮细胞为目标,利用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和传播,引发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先天免疫系统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用于接收外界病原微生物感染信号以及清除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不仅对入侵病毒的初始识别至关重要,而且可以触发关键的免疫反应来限制病毒的复制。与许多其他病毒一样,流感病毒已经进化出多种逃逸天然免疫的策略。RUNX家
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是利用家蚕丝腺体能高产优质的合成分泌丝蛋白特性而被广泛用于表达外源蛋白。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对人体细胞组织再生和创伤愈合具有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致力于利用PiggyBac转座子将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hbFGF)基因导入家蚕基因组以获得具有生物学
杭州地区宠物市场已具备一定规模,为探寻杭州地区犬、猫肠道病原菌种类和耐药细菌背景,本研究以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附属动物医院为主要样本收集地,系统开展犬、猫肠道细菌携带情况和相关耐药性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主要从消化道疾病的犬、猫肠道收集菌株样本进行分离鉴定,再用临床常见抗菌药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来获得的肠球菌株的耐药性,并对其进行耐药特点的归类,随后通过基因分析来分析讨论菌株的耐药基因、携带质粒和
本课题以振宁黄鸡鸡胚和1日龄振宁黄鸡肉仔鸡为研究对象,首先测定孵化过程鸡胚gEGF含量变化,在此基础上,开展鸡胚gEGF粗提物对振宁黄鸡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抗氧化能力和肠道结构功能的影响研究。试验选取120个振宁黄鸡受精蛋进行孵化,每天选取6个正常发育鸡胚测定其gEGF含量;根据鸡胚gEGF测定结果确定其含量最高日龄鸡胚,以此日龄鸡胚为对象提取制备gEGF粗提物。饲养试验选取150
研究发现许多昆虫在不同的饲养密度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特性包括对致病微生物的抗性变化。昆虫肠道内含有大量微生物,在不同条件影响下,微生物的组成有很大差异。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肠道微生物对宿主基因表达的影响尚不明确,特别是肠道菌群对宿主免疫力的影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家蚕作为鳞翅目昆虫的典型代表,是完成了基因组框架图、精细图和遗传变异图的少数物种之一,其肠道结构也较为简单,因此家蚕是研究肠
本研究旨在研究复合酵母微量元素对母猪生产性能、仔猪生长性能以及对微量元素吸收利用与排泄和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为酵母微量元素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一酵母微量元素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60头2胎龄长大杂交母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商业剂量的无机微量元素(Cu 10,Fe 80,Zn 80,Mn 40 mg/kg),试验组分别添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病原,其可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进而继发感染其他病原,这种混合感染的情况对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疫苗接种仍然是预防PCV2感染最有效的方式。PCV2主要有8个亚型(PCV2a-h),随着免疫压力增加,近几年我国PCV2主要流行基因型由PCV2b向PCV2d转换。然而,商品化疫苗株主要是基于PCV2a或PCV2b亚型的灭活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