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碱集束型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增强与增韧特性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upc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铁、重载道面、大跨度桥面、重载机场跑道与工业地坪、地下管廊、蓄能水电站等重大土木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地铁盾构管片、装配式构件等大型构件的发展,对于混凝土的抗裂能力、长期耐久性、裂缝控制能力、抗冲击、抗疲劳等性能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普遍采用低弹性模量、低强度的合成纤维,或者采用易生锈的钢纤维、钢筋网作为混凝土的增强材料,这些增强材料仍然未很好地解决混凝土易裂和变形能力不足等技术难题。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以其优良的抗拉、抗弯、抗裂等力学性能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耐碱玻璃纤维布加强筋及喷射混凝土等方面,对其基本力学性能及增强增韧机理等的研究还很少。开展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增强与增韧特性研究对于其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对体积掺率为0.25%、0.45%和0.75%的耐碱集束型玻璃纤维混凝土和掺率为0.45%的钢纤维及掺率为0.75%的粗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进行了立方体抗压、立方体劈裂抗拉、轴心抗拉、四点弯曲韧性和三点切口梁断裂试验,分析了纤维掺率对耐碱玻璃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和同体积掺率的钢纤维和粗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进行了比较;同时,采用纤维单丝直接拔出试验研究了耐碱集束型玻璃纤维与砂浆基体间的界面黏结性能,分析了玻璃纤维单丝埋深、水灰比和基体龄期等对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纤维临界埋入长度;最后分析了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增强与增韧机理。本文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玻璃纤维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随纤维体积掺率的增加而增大,玻璃纤维的掺入,使混凝土破坏时脆性明显降低,混凝土的整体性较好;玻璃纤维掺率为0.25%、0.45%和0.75%时,立方体抗压强度比素混凝土分别提高了1.74%、3.65%和6.82%;玻璃纤维掺率较低时对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影响不明显;玻璃纤维掺率为0.75%时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比素混凝土提高了19.10%,比同体积掺率的粗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提高了4.2%。(2)玻璃纤维混凝土轴拉性能优于同体积掺率的粗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轴拉强度和极限拉应变均略高于同体积掺率的钢纤维混凝土;玻璃纤维体积掺率为0.75%时,弯曲韧性值T150和峰值强度fP比素混凝土分别提高了191.73%和11.47%,断裂韧度K1c和断裂能Gf比素混凝土分别提高了28.16%和268.69%,该掺率下耐碱集束型玻璃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指标和断裂力学指标增幅较大。(3)随玻璃纤维单丝埋入长度的增加,界面黏结强度先减小后逐渐增大;水灰比在0.300.40之间逐渐增大时,界面黏结强度随之增大;界面黏结强度随养护龄期增大而增加;水灰比为0.35时,玻璃纤维单丝的临界埋入长度为27.530 mm。(4)玻璃纤维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减少混凝土中原始微裂纹的产生;玻璃纤维能通过界面粘结横贯裂缝传递应力,使玻璃纤维混凝土能承受更大的荷载,表现出更好的韧性。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融资融券产品和股指期货产品的推出,日内高频数据获取的便捷性日益渐增,极大地促进了流行于发达金融市场的高频量化交易在国内的研究发展。策略是高频交易的核心,对其研究需要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极具挑战性。一般来说,市场微观理论和高频交易策略的研究是密切相关的。近年来,在高频数据的逐步应用下,市场微观理论中的资产价格跳跃检验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众所周知,金融市场是非常复杂的,而作为投资者
在各类光纤传感器中,光纤法-珀传感器因具有可靠性高、稳定性好、耐恶劣环境能力强等优点,特别适合工作于各类恶劣环境,是大型设备结构监测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受其信号解调原
本文考虑一个带Michaelis-Menten型信号产出项的趋化-趋触系统,该系统被用来刻画癌症浸润的过程。在初始数据是充分光滑的假设之下,我们证明该系统存在唯一且有界的整体光滑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国际贸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全球贸易最主要的承载方式——航运业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历史的低谷,几年来一直处于较低迷
单晶碳化硅作为性能优异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由于其具有化学稳定性、宽带隙、高热导率、高饱和载流子漂移速度、高临界击穿电场高等优势,能够作为高温、高频大功率以及极端条件电子器件的晶片材料,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及良好的发展预期。外延工艺要求衬底基片表面为粗糙度Ra0.3nm以下超光滑表面并且无表面/亚表面损伤,才能达到外延膜生长的条件。但是,由于单晶碳化硅化学性质稳定、硬度大、脆性强,是典型的难加工材料,
水是生命之源,水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被广泛使用,残留物排入环境水体中,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影响。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作为PPCPs的一种,属于新型的持续性有机污染物,常规的废水处置方法通常无法将其完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表明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有所滞后和不足。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作为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各级政府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研究完善的
我国的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可是如何才能具有竞争力,怎样才能提高竞争力呢?这对于我国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出了挑战。中小
本论文基于中国大陆石油化工行业合资企业背景,伴随创新思维模式视角,详细描述了如何促进IT服务管理水平的研究成果。所谓的“创新思维模式视角”并不是指革命性的或根本性的
地下水渗流在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和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在地下水作用下,洞室围岩易发生渗透破坏,导致洞室渗水,引发渗透稳定性问题,给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隐患。由于渗流边界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地下渗流场往往处于非稳定状态。因此,研究地下非稳定渗流规律,分析非稳定渗流场作用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对于保证地下洞室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非稳定渗流理论出发,分析了地下洞室开挖过程非稳定渗流场演化规律。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