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实验通过连续记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段的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信号以及心率(heart rate,HR),分别进行处理和分析,探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在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后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operation,n=6)及缺血组(ischemia,n=18).缺血组再根据缺血时间不同和是否再灌注又分为3个组,分别为:缺血5小时组(ischemia for 5 hours,I5)、缺血3小时再灌注2小时组(ischemia for 3 hours and reperfused for 2 hours,I3R2)和缺血5小时再灌注1小时组(I5R1),每组6只大鼠.通过PowerLab/8sp SCSI/USB记录仪连续采集ABP、HR和ECG信号.从记录的ABP、HR以及ECG时间序列中,以每2分钟为一个时间单位,利用Chart4软件获得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心率变异度序列.对经过等间距处理后的心率变异度序列进行功率谱分析.对实验组的所有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论:脑缺血超早期(6小时以内),由于循环自动调节机制,动脉血压和心率迅速升高,并维持在明显高于缺血前的水平;再灌注后,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缺血时间越长,恢复速度越慢.心率变异性频域各指标的变化表明,在急性脑缺血后,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减弱,交感神经活动相对增强或者迷走神经活动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