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唑醇微乳剂和水乳剂配方以及防治黄瓜白粉病应用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ie870718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瓜白粉病是大棚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但目前缺少对其防治优良的药剂,而且药剂剂型大多以乳油和可湿性粉剂为主,对黄瓜品质和环境均有不良影响。本研究通过筛选获得了防治黄瓜白粉病的高效药剂,并将其加工成环境友好剂型来满足当前防治大棚黄瓜白粉病的需要。主要内容如下: 1.建立了接种黄瓜子叶测定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菌毒力的简便方法。比较了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涂抹法和喷雾法接种黄瓜幼苗子叶的优劣,结果表明涂抹法发病率高,均匀度更好;测定了接菌后不同时间施药白粉病菌对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接种后96h施药较为敏感,测得的EC50较小。最后确定方法为:接种时分生孢子悬浮液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来分散悬浮,孢子浓度为15×10倍显微镜下每视野30~40个,接种后96h施药,发病后直接利用病斑个数来计算毒力测定结果。该方法可用于黄瓜白粉病菌抗药性监测和杀菌剂毒力测定。 2.通过溶剂、助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和配伍,确定了5%己唑醇微乳剂的配方,其中溶剂为环己酮与二甲基甲酰胺混用,质量比3:1,用量为20%,表面活性剂使用非离子型1602#、EL—10和阴离子型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质量比2:2:1复配,用量为20%,其余为水。测定了不同硬度水质对制剂低温贮存和高温贮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各项质量指标均合格,表明该配方对水质适应性强。 3.研究了微乳剂各个组分对制剂低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稳定的时间与溶剂的用量成正比,同时溶剂的亲水性强,低温稳定时间短,亲油性强,低温稳定的时间长;低温稳定的时间与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成正比,同时与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HLB值有密切关系,相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HLB值越低,制剂的低温稳定性越好;添加醇类可以改变制剂的低温稳定性,碳链小于5的醇,降低制剂的低温稳定性,碳链大于5的醇增加制剂的低温稳定性;添加无机盐类会破坏制剂的低温稳定性。 4.研究了农药微乳剂各个组分对于微乳剂透明温度范围的影响,结果发现,微乳剂各个组分对透明温度范围均有影响。溶剂对透明温度范围的影响与其对原药的溶解性能和自身极性有关,溶解度增大,透明温度范围变宽,极性强使得透明温度范围向高温区移动;亲水性强的表面活性剂配制的微乳剂在高温区有较宽的透明温度范围,亲油性较强的表面活性剂配制的微乳剂在低温区有较宽的透明温度范围;碳链小于4的醇加入后,可使微乳剂透明温度范围向高温区移动,透明温度范围变宽,碳链大于4的醇加入后,使得微乳剂透明温度范围向低温区移
其他文献
看到老婆头上的最后一根白发终于被自己薅掉,吴凡如释重负般地把自己摔倒在沙发上,长吐了一口气。老婆用眼乜乜他,这薅头发还给你累着了?那可不,你可别小瞧了这薅白发,可是个技术活,不但要眼尖,还要手跟得上,发现白发后下手一定要稳准狠,这样才能一下子就把白发薅掉,你还感觉不到疼痛。帮你薅下那么多根你没感觉到怎么疼吧?吴凡得意地冲着老婆扬扬下巴。老婆撇撇嘴,就你那张破嘴,什么都能说出个道道来。老婆说完拧着腰
期刊
“平安家庭”红底金字的牌,在别墅的门上闪光。落后的山村,乡亲从门前过,往往多瞅几眼。村主任手拿这家儿子送的东西,却顿足骂人。  世界就这么不公平。老汉儿子初中肄业,年过三十五。厚嘴唇,阔阔的嘴,配对顺风耳,若穿上和尚服,酷似猪八戒,乡亲们就当他是一头猪。这几年,他在城里开店,卖一种让人离不开也琢磨不透的小玩意。卖爆了,乡亲们恍惚在梦中,他爸见他买宝马,置别墅,娶漂亮姑娘,脸歪了。哦,近日有个医生发
期刊
“好美的景色啊!”  湖边的游人赞美着。  你瞧,今天的白马湖特别美丽,绿树环绕,碧波荡漾。  可是,高邮镇的老唐不开心。  他已经一大把年纪了,脸上的皱纹比湖面上的波纹还多。  他是金湖县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他的主攻方向是剪纸,曾经获得过很多国家级大赛的头奖,甚至得过“金剪刀奖”呢!几十年来,老唐潜心学习,认真钻研剪纸技法,汲取深厚的金湖历史文化养分,以及优美的自然景观,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剪纸
期刊
2003年,对河北省大豆、蔬菜、甘薯根际线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16个属19个种的线虫,即: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马铃薯腐
本文在对鸭跖草生物防治研究过程中,从辽宁地区鸭跖草罹病植株上分离到4个菌株,筛选得到高致病真菌F-3菌株。通过对F-3菌株鉴定、寄主范围测试、安全性评价、生物学特性及致病
我国是世界上稻作面积最大的国家,水稻单产和总产一直位居世界首位。同时我国具备世界上最先进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每年有大量的杂交水稻良种从我国输往世界各地。据估计,未来十
蛴螬是重要的地下害虫,在安徽萧县为害普遍。摸清环境因素与蛴螬发生量的关系,以及作物田蛴螬虫源是开展蛴螬综合治理的基础,更是准确预测预报蛴螬为害的关键。本论文主要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