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重组,包括工业向服务业转变、旧的产业向通讯和生物技术转移、从规模化生产向灵活的专业化生产的转变。全球化使各国努力提高本国的竞争力,增加了降低成本的压力,包括劳工成本以及在生产体系上更多的灵活性,其中,国际分工的变化导致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部分地伴随FDI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出现了失业增加,工资差距越来越大的现象。尽管近年来各国在劳工条件上整体得到了充分的改善,但不同国家间劳工条件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国家存在比较严重的童工问题。自然地,劳工标准高低是否影响到出口竞争力以及对FDI区位影响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 在这一问题上,发达国家的潜在逻辑是,发展中国家的低劳工标准导致了其在出口以及吸引FDI上具有优势。许多学者,主要是西方国家的学者对此问题展开了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工标准与出口绩效、吸引FDI之间的关系,二是劳工标准对出口及FDI影响的方向。但因研究视角不同、选择具体参数之间存在差异,结果也存在不同。本文将在一般性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跨国间及中国的数据,就以上两方面问题进行实证检验。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是涉及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特点表现在:1.研究对象分为世界上93个全样本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类,有别于已有研究侧重某一类别国家的研究。2.将出口产品划分为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三类分别进行研究,以期得出总体劳工标准以及单个劳工标准对具体出口及FDI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影响方向的参考答案。3.采用较长时间序列的面板研究,能够观察出在较长时间内劳工标准与出口、FDI间的稳定关系,有别于通常的研究中只选择某一年度的跨国截面研究。4.采用国际上常用的指标来衡量四项核心劳工标准,使对劳工标准的衡量更科学、准确;同时,研究了全部四项核心劳工标准与出口、FDI间的关系,有别于通常的研究中只研究其中某两到三项劳工标准与出口、FDI间的关系。 通过本文的研究认为:一、出口。劳工标准对三类产品出口的影响显著程度相似,总体讲,劳工标准对出口有一定显著影响,但不强烈,劳工标准与出口间的关系并不是很紧密。但在各个产品类别名目下,不同跨国层面,劳工标准对出口影响的强弱程度有所不同。具体讲: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最强,全世界和发展中国家其次,中国则没有显著影响;对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全世界最强,发展中国家和中国其次,发达国家最弱;对于技术密集型产品,全世界和中国层面最强,发达国家其次;发展中国家则没有显著影响。2、总体上讲,劳工标准水平提升有利于增加出口,降低劳工标准基本上不利于增加出口。降低劳工标准能促进出口的情形只对中国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适用;以及对于跨国回归中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适用。 二、FDI。1、总体讲,劳工标准对FDI有较强显著影响。从国别层面角度讲,劳工标准对FDI影响的强弱程度,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程度相似,都有显著影响,发展中国家显著影响程度稍弱,中国没有显著影响。2、总体上讲,降低劳工标准水平有利于吸引FDI,提升劳工标准不利于吸引FDI。从国别层面角度讲,发达国家和中国结论显示上述结果;一个国别结论与上述结论相反,即发展中国家;一个国别层面没有得出明显结论,即全世界。 由于随着时代发展,世界上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会不断上升,产品的技术含量越高,人力资本的正向作用越明显,各国应不断提升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含量;另外,提高劳工标准对人力资本的正向作用明显,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提高劳工标准都是长期最优选择。至于吸引FDI,发展中国家提高劳工标准将是长期的最优选择,对于发达国家而言,部分提高劳工标准将是长期的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