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小剂量甘露醇减轻兔脑出血脑水肿的作用大小。 方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脑出血模型。按观察时间分为四大组,每一大组的动物模型又被分配到三个处理组:A组(0.5g/kg甘露醇治疗组);B组(0.25g/kg甘露醇治疗组);C组(生理盐水2.5ml/kg治疗组)。四大组脑出血模型分别于治疗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120小时空气栓塞处死,立即取脑出血灶周围脑组织及对侧相应部位脑组织各一份,称取湿重后,所取标本在110℃电热恒温箱中烘干24小时至恒重,称取标本干重。计算脑水含量。 结果:(1)甘露醇治疗脑出血24小时后,出血灶周围脑组织脑水含量值甘露醇0.5g/kg治疗组的与0.25g/kg治疗组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75);甘露醇0.5g/kg治疗组的与生理盐水治疗组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450);甘露醇0.25g/kg治疗组的与生理盐水治疗组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6)。(2)甘露醇治疗脑出血48小时后,甘露醇0.5g/kg治疗组的出血灶周围脑组织水含量值与0.25g/kg治疗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521);甘露醇0.5g/kg治疗组的出血灶周围脑组织水含量值与生理盐水治疗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934);甘露醇0.25g/kg治疗组的脑组织水含量值与生理盐水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性(p=0.719)。(3)甘露醇治疗脑出血72小时后,出血灶周围脑组织脑水含量值甘露醇0.5g/kg治疗组的与0.25g/kg治疗组的及与生理盐水治疗组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分别为0.112、0.420);甘露醇0.25g/kg治疗组的与生理盐水治疗组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565)。(4)甘露醇治疗脑出血120小时后,出血灶周围脑组织脑水含量值甘露醇0.5g/kg治疗组的与0.25g/kg治疗组的及与生理盐水治疗组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分别为0.960、0.494):甘露醇0.25g/kg治疗组的与生理盐水治疗组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643)。 结论: 1.0.25g/kg甘露醇治疗兔脑出血24小时,Q12h,对脑出血灶周围组织水肿的治疗作用较好。 2.0.5g/kg甘露醇治疗兔脑出血24小时,Q12h,对脑出血灶周围组织水肿的治疗作用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