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溶稳斑方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易损斑块的作用及血清MIF、Vaspin、IL-10的影响

来源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_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拟通过观察消溶稳斑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深入探讨消溶稳斑方稳定和消退冠脉易损斑块的作用机制。
  方法:依据纳入标准,临床拟收集66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抗血小板、抗凝、抗心肌缺血等)治疗及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消溶稳斑方颗粒剂;疗程均为24周。对治疗前后两组血清MIF、Vaspin、IL-10水平,冠脉斑块面积,血脂四项,中医证候积分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定等做详细的记录。
  结果:
  1.实验室指标:两组患者自身治疗前后比较:血清中MIF水平均呈下降趋势,血清Vaspin和IL-10水平均升高,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LDL-C、TC、TG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HDL-C变化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64层螺旋CT: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脂质斑块、混合斑块、钙化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缩小,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尤以脂质斑块缩小明显。钙化斑块缩小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P>0.05);
  3.中医证候积分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评分变化: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SA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①在规范化运用西药治疗UA基础上加用消溶稳斑方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②消溶稳斑方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参与机体免疫调节有关;③中西医结合方案可协同增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总结赵文霞教授辨治慢性乙型肝炎的舌诊经验,探讨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舌象信息与检测指标的相关性,为临床更好运用舌诊信息辨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总结赵文霞教授辨治慢性乙型肝炎的舌诊经验,归纳符合纳入标准的14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舌象信息,运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探讨与临床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其中:舌诊信息包括:舌色、舌形、苔色、苔质、舌面瘀斑瘀点及舌下络
目的:运用健脾益气活血的治法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兼血瘀证的病人,通过加味香砂六君子颗粒治疗该证型患者,从而观察其临床疗效,进而为祖国医学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合理的方案。  方法:本课题观察采用科学的医学研究原则,按照纳入标准,收集6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所观察的病例均来源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病科门诊及病房,使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病例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冲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益气活血方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凝血相关指标的影响,初步探讨益气活血方干预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防治冠心病心力衰竭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临床依据。  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西药加中药模拟剂治疗,治疗组40例予以常规西药加益气活血方治疗,疗程3个月。记录患
目的:收集、整理赵文霞教授诊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医案,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对其组方规律、用药特色进行数据挖掘及分析,总结赵文霞教授治疗本病的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  方法:①病历收集:收集整理赵文霞教授2016.3-2018.12期间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NAFLD患者的门诊病历,查找、筛选出符合纳入标
目的: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表现、中医证候及其相关因素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本病的镜下表现与中医证候及相关因素的关系。  方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两年间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科符合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病例进行调查,制定关于疾病相关因素的临床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主要临床症状、病程、胆汁反流程度(Ⅰ度、Ⅱ度、Ⅲ度)、胃黏膜表现(水肿、糜烂、充
目的:通过临床运用健脾补肾汤治疗脾肾气虚型原发性IgA肾病,观察其临床疗效,客观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为今后治疗IgA肾病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方法:对前来就诊并符合本试验纳入标准的IgA肾病患者60名,根据随机对照原则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缬沙坦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汤”。整个试验疗程共12周。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相关检验
目的:  本研究通过详阅艾滋病及丙肝的相关文献,收集对比河南部分地区HIV/HCV合并感染者、单纯HIV感染者和单纯HCV感染者的相关信息,明确该地区HIV/HCV合并感染者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初步制定HIV/HCV合并感染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奠定基础。  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出有关艾滋病、丙肝、艾滋病合并丙肝感染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文献研究结合专家论证制定《HIV/HCV中医证候临床调
学位
研究目的: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艾滋病的关键,证候理论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证候分类方法在中医治疗临床疾病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证候理论和证候分类的科学基础近年来并未取得明显进展,究其根本可能是仍然缺乏合适的方法和途径,代谢组学技术为中医证候标准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探讨不同证候代谢轮廓差异,寻求差异代谢物中的相同点,为中医“异病同治”理论提供临床研究的科学依据
学位
目的:通过研究EGFR、EML4-ALK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根据辨证分型,指导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基因检测,为中医药结合靶向治疗的客观研究提供临床辨证的参考依据,期待能为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研究水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方法:通过前期的文献检索,专家咨询和临床观察,从重要性和确定性角度筛选指标,制定中医证候调查表
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也明显的加快;高压力随着快节奏的生活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精神疾病也伴随高压力而出现。临床医生在工作中发现:冠心病患者在长期的疾病困扰下,往往容易伴发情绪障碍,其中以焦虑、抑郁较为常见。在冠心病的发病过程中,心理因素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冠心病与心理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着紧密的关系。  目的:本课题主要是分析引发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