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国家的联盟实践古已有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联盟体系,包括欧洲联盟体系和亚太联盟体系两个重要支点。亚太地区中,东北亚地区是中国所处的次区域,对中国的发展和中国参与秩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东北亚秩序的影响因素以及未来走向,对于构建东北亚地区各国的新型关系,实现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有重要积极意义。一方面,新秩序的构建有利于各国关系的发展,特别是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的联盟实践古已有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联盟体系,包括欧洲联盟体系和亚太联盟体系两个重要支点。亚太地区中,东北亚地区是中国所处的次区域,对中国的发展和中国参与秩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东北亚秩序的影响因素以及未来走向,对于构建东北亚地区各国的新型关系,实现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有重要积极意义。一方面,新秩序的构建有利于各国关系的发展,特别是解决各国与朝鲜的关系、朝鲜半岛问题、历史问题、领土问题等。另一方面,构建地区新秩序对于促进东北亚各国间的高水平、深层次合作有重大积极意义。同时,美国虽然不是东北亚国家,但其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不言而喻。要想研究东北亚秩序,就不能绕开美国及其建立的东北亚联盟体系。二战后,美国建立起遍布全球的联盟体系网络,其中对中国有着最深刻的地缘政治影响的无疑是东北亚联盟体系。与欧洲联盟体系不同,美国亚太联盟体系并不是以多边联盟的形式存在和运行,而是由一系列双边联盟构成的“轴辐式”体系。东北亚联盟体系作为亚太联盟体系的子集,也保持这一特征,由美日联盟和美韩联盟两个双边联盟构成。本文对“地区秩序”所做的定义是,既定地理区域内主权国家间互动所形成的稳定状态和特定安排,包括权力分布状态、制度(机制和规则等)以及观念(理念和价值观)等。在美国东北亚联盟体系建立起来之前,东北亚地区曾经出现过以中国(中原王朝)为中心、以朝贡-册封制度为地区制度、以华夷观和儒家文化为地区内共享观念的天下秩序,以及西方势力入侵之后的“霍布斯式”的无序状态。美国东北亚联盟体系建立起来之后,东北亚首先在冷战时期构建起美苏两极均势秩序,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两大联盟体系的对峙。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地区内唯一的超级大国,主导着地区内的自由主义霸权秩序。随着中国崛起对地区权力格局造成影响,东北亚地区逐渐形成中美二元秩序。自建立以来,美国东北亚联盟体系持续对地区秩序造成影响,成为美国参与东北亚地区事务、影响和塑造地区秩序的重要工具。冷战时期,美国从权力分布状态、制度和观念三个要素入手,维持和管理联盟体系,遏制苏联及其阵营,维持地区两极均势的稳定,从而达到地区秩序的稳定。冷战结束后,美国对盟友观念的塑造已经基本完毕,但地区权力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美国继续发挥制度的作用,对联盟体系进行机制化建设,使得该体系能够一直作为一个固定的整体存续,始终对东北亚地区秩序施加影响。东北亚地区权力分布和机制的变化导致二元秩序的出现。在美国东北亚联盟体系影响地区秩序的过程中,六方会谈作为一个案例能够较为典型地展现其对东北亚安全秩序的影响。第二次朝鲜核危机爆发后,六方会谈作为一项解决危机的对话机制出现在东北亚地区。中俄作为六方会谈博弈的一方,积极推动朝核问题的解决,倡导六方会谈制度化。但是,六方会谈过程中,美国联盟体系依靠权力格局、制度和观念三个要素,使其一直作为一个整体对地区安全制度发挥作用,导致了东北亚地区在安全领域上的分化趋势,对地区多边安全制度的构建产生了解构作用,这种作用将中国制度化的努力抵消了。除了安全秩序外,美国东北亚联盟体系与地区经济秩序之间也存在一定联系。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以“美国优先”为原则,对外经济政策显示出明显的“孤立主义”特征和贸易保护主义特征,对日本和韩国等东北亚盟友采取了修订贸易协定、增加关税等政策,同时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美国优先”政策尽管使得美国东北亚联盟体系受到了一定削弱,但并没有造成根本性的损害。日本和韩国在增强自主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美国的依赖。特朗普的这种经贸政策体现出日韩在联盟体系中的从属地位,同时破坏了地区内原有的经济机制和规则,但是从客观上也促进了地区国家对地区主义和经济一体化的认同。拜登政府上台后,美日、美韩联盟可能出现不同的发展趋势,美日联盟将更加紧密,而美韩联盟内部则存在重重潜在挑战。美国将会继续通过“印太战略”塑造东北亚秩序和“印太地区”秩序,其东北亚联盟体系在这一战略中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为这一战略的实施带来新的变化。中国为东北亚未来秩序提出了构想,即构建东北亚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东北亚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和路径,与美国的“印太战略”存在本质区别。中国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家,中国崛起离不开对东北亚地区环境的依托,中国的发展影响着东北亚地区,同样东北亚地区秩序的发展变化也对中国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美国及其联盟体系也是地区内绕不开的议题。中国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期,深入研究和分析美国联盟体系与东北亚地区秩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东北亚地区未来的发展趋势,了解中国所面临的东北亚地区环境,同时,力争在东北亚地区秩序的构建过程中发挥我国的积极作用,使其尽可能与我国的发展战略相一致。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经侧方入路中颅底解剖观察目的:研究中颅底区显微解剖结构特点及经面侧耳前-颞下入路达中颅底的屏障结构,为临床中颅底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取成人冰鲜尸头标本5例,颈内外动静脉及椎动脉分别行红蓝乳胶饱和式灌注;面侧耳前-颞下入路,逐层显微解剖,观察并测量入路中显露的解剖结构、间隙及可扩展范围;重点观察颈内动脉颅底段解剖特点。结果:经面侧耳前-颞下入路达中颅底能全程显露颞下窝、翼腭窝、咽旁间隙
长篇小说是当代蒙古文学的重镇。在七十来年的发展进程中,蒙古族长篇小说取得了相当丰厚的创作实绩,相关研究亦不断拓展和深入。本文认为蒙古族长篇小说既传承了蒙古族文学叙事传统,又在外来文化、文学的影响下有所创新和发展,能够较为充分地体现当代蒙古族叙事文学的特点和成就。对当代蒙古族长篇小说叙事伦理、叙事结构、叙述形式等问题的探讨,不仅有益于长篇小说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深入呈现,亦可为长篇小说创作实践提供一
议会外交(Parliamentary diplomacy)概念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正在兴起。在西半球,议会外交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外交实践做法,而欧洲议会正是这一中心。然而,很少研究者关注其他议会,例如柬埔寨议会。本研究选择柬埔寨议会外交作为研究的主题,旨在丰富学界对于柬埔寨外交的文献研究,并为柬埔寨国家立法机构提供建议。该研究还通过探讨柬埔寨议会外交的宗旨和目标,为柬埔寨的议会外交研究奠定了基础。因此,
在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和全球化不断加速的今天,及时把握我国民族地区语言生活变化,了解当下语言关系和语言功能,对语言保护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锡林郭勒盟蒙古族语言生活为调查内容,选择锡林浩特、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正蓝旗和多伦县作为调查点,综合运用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地观察法,以蒙古族普通居民和蒙古族公务人员为调查对象,搜集锡林郭勒盟蒙古族语言生活状况方面的第一手材料。在此
软骨肉瘤是是第二大常见的原发性骨恶性肿瘤,其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软骨肉瘤固有地对常规化疗和放疗具有抗性,所以,临床缺乏对晚期软骨肉瘤的有效治疗。因此,研究软骨肉瘤耐药机制对于发现新的分子靶点至关重要。有氧糖酵解(Warburg效应)被认为是肿瘤的特征,新的研究发现Warburg效应可以影响抗癌药物疗效。同时,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在氧化应激,细胞增殖与凋亡以及代谢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
随着数值天气预报技术、现代化探测手段和计算条件的不断改善,天气预报的定时、定点、定量化进程较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各级气象台站的短时临近、短期、中长期的预报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气候模式的复杂程度、模拟和预测能力也显著提高。但介于中短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之间的10-30d的延伸期预报仍是目前业务预报中的难点,这是因为延伸期天气预报正好介于以初值问题为主的短期预报时效和以边值问题为主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40年的高速、中高速增长,能在如此长的时期内保持如此高的增长速度,被世界广泛赞誉为“中国奇迹”。但从2008年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经济危机以来,受到外部因素的冲击加上多年高速增长积累下来的结构性痼疾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速呈现连年下降的走势。面对当前连年下行的经济增长速度,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的经济增速究竟应该是多少,中央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还能不能顺利实现?在经济学
我国《民法典》合同编共有7个法条的11处表述涉及“合同目的”。在司法裁判实践中,合同的效力、履行、解释、解除等大量涉及“合同目的”,截至2021年1月17日,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以“合同目的”作为关键词,在全文检索中的“理由”项下检索,判决理由中涉及“合同目的”的检索结果为378067个。但是,在我国民法学的理论研究中,对合同目的的意涵和实践意义的研究却极为薄弱,尚处于起步阶段。本论文分二个部分,第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词汇研究是抽象而复杂的。我国境内的土族语和保安语均属于蒙古语族语言。针对其语音和语法方面的研究,前已有之。而词汇方面的系统研究则至今少见,尤其是词汇演变方面的研究是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利用的土族语和保安语词汇语料包含两个部分:一是1980年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根据蒙古语族语言统一调查调查大纲进行调查获取的材料;二是2021年根据《土族语词汇》(1986年)和《保安语
陶瓷材料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材料之一,一直以来都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而透明陶瓷材料特有的高硬度、耐磨损、耐腐蚀、耐高温以及绝缘性能好等优点,使其在航空,电子,国防,化工,冶金,汽车,机械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脆性是陶瓷材料难以克服的弱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透明陶瓷材料也是如此。目前已报导的各类陶瓷增韧技术,由于会降低透明度,因此并不适合透明陶瓷,英国材料学家Cahn关于这个问题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