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发展引导下城市规划策略研究——以武汉城市圈孝感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规划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mi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文明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往往过度关注以美学为基础的物质空间形态,在引导城市发展过程中,常常忽略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生态环境的持续性,导致原本注重社会公平的城市规划逐渐演变为精英阶层追逐利益的工具,倍受质疑。庆幸的是,我国已经着手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即从唯经济增长的工业文明社会发展模式转向经济、社会、环境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社会发展模式。   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武汉城市圈和长沙、株洲、湘潭(简称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本论文即以此为基础,试图探索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城乡统筹规划策略变革。   论文首先介绍了两型社会建设规划理论基础,包括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生态城市、区域发展与城市圈、边缘区与边缘效益、快速交通城市、土地集约与复合使用以及循环经济与产业发展等。   其次,通过城市规划的哲学思维方式,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方面分析在工业文明时代观念下的城市规划哲学观,结合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内涵的研究,提出城市规划在哲学思维三个维度上(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变革,为规划策略的转变奠定哲学思想基础。   通过前文的理论阐述及对城市规划哲学观变革的探讨,提出两型社会建设规划的具体策略,包括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策略、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策略、循环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规划策略、城市形态与绿色建造策略以及构建现代都市农业策略。   论文最后以孝感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为例,结合理论策略部分进行应用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风景园林教育事业不断繁荣,我国迎来了风景园林学科建设的热潮。作为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主要阵地的高校在学科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
城墙遗址公园是以城墙遗址为依托建设的城市开放绿地,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公园的一种类型,城墙遗址公园有着与其他类型公园相同的功能与作用。公园可以改善周边
园区模式普及,地方园区兴起,这是一类处于典型的国家级园区发展初期阶段,较之国家级、省级园区园区的内外双重发展动力,却仅能依靠当地资源,表现出发展动力不足、政策带动作用有限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我国是个诞生不久的新鲜事物,它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而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文首先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进行阐述,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我国医疗
中国近代时期,即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冲击下,被迫改变了“王朝更替”的发展轨迹,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中国近代区域规划也
历史街区保护是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在我国城市化与经济转型的进程中受到日益关注,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我国城市周边式商住复合型
在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的今天,对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显得格外重要。山地区域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决定了山地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具有自身的规律性以及规划、建设的特殊性和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灾害出现种类繁多、损失增大、发生频繁等特征。为了应对这些灾害产生的不利影响,许多城市都加强了城市防灾空间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社区作为城市防灾
目前,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是建筑行业普遍关注的热点,高等学校教学建筑节能改造的研究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江苏寒冷地区,大量高校教学建筑建造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围护结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