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洵作为著名的古文家,其诗歌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当然,这跟他的诗歌数量和质量有一定关系。可是苏洵处在北宋诗文革新的关键时期,他的诗歌颇有研究的意义。
苏洵存诗50首左右,诸体皆备,内容丰富多样。苏洵的这些诗大多是其文学造诣精熟时期的作品,可说是在他的文艺观、创作观影响之下的作品。苏洵的文艺观散见于他的史论、政论以及部分散文中。他注重文学作品的社会功用,强调有为而作,提倡作家“自成一家”,要有自己的风格。在创作上他主张“风水相遭”说,即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苏洵的诗歌按数量可分为赠答诗、南行诗及咏物、抒情等其他诗歌。其赠答诗的目的虽为应酬,但写的各不相同,不落窠臼。其南行诗和叙述自己生平的诗是研究苏洵生平的宝贵资料,也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苏洵的诗歌叙议结合,很有宋诗“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点,可说他的诗已初具宋诗风骨。
在对前辈继承的问题上,苏洵学习韩愈最多,这从当时的时代环境、他个人的爱好取向和他的诗歌特点都能看出来。苏洵的诗论和创作与当时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欧阳修、梅尧臣存在一致,而苏洵在晚年也完全获得了欧、梅的友谊,可见苏洵的创作,包括诗歌创作是获得了当时主流的认可的,而他的诗歌促进了宋代诗歌的发展,促进了宋诗独有风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