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缺血性卒中是全球致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150多万人,其中约80%为脑梗死患者,75%的存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或致残,生活质量下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机制复杂,多种因素参与其病理过程,如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氧化应激、免疫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其中,兴奋性毒性是缺血性损伤最早期发生的病理机制。兴奋性毒性氨基酸通过过度刺激其受体 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 aspirate receptor,NMDAR),使得NMDAR过度激活,进而引起钙超载。同时产生的一氧化氮合成增多诱导一系列毒性反应,导致神经细胞死亡。目的:本研究意旨在研究PSD-93基因敲除对小鼠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野生鼠及PSD-93基因敲除鼠缺血后蛋白组学表达情况,根据PSD-93基因敲除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差异蛋白质表达,寻找差异蛋白与保护作用的关系,为缺血性卒中的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方法:小鼠大脑中动脉结扎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TTC染色,焦油紫染色,FJB染色,行为学评分估梗死程度;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蛋白表达;RT-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分子表达。结果:1)PSD-93基因敲除能改善缺血性脑损伤;2)在所鉴定到的1892个蛋白质中,最终筛选出来有112个蛋白质的表达发生显著的变化。3)PSD-93基因敲除后,蛋白质组筛选出17种缺血后差异性表达的蛋白,并进行蛋白组学验证;4)PSD-93基因敲除后,小鼠缺血性脑损伤后有多种蛋白表达变化,SynGAP、VDLC等蛋白可能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PSD-93基因敲除能减少小鼠缺血后脑梗死面积,改善脑梗死后症状;PSD-93基因敲除导致缺血再灌注后多种蛋白表达变化;SynGAP、VDLC等蛋白可能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