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教会学校的初创,始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是伴随着外国传教士的传教而逐步兴盛的。各差会都十分重视办学,四川英美会创始人,加拿大传教士赫斐秋(V.C.Hart)曾说“我们传教士很懂得,如要使中国人信道,就必须加强教育工作。”教育被视为“选择未来的中国教会领袖的场地”。至1910年,华西协合大学成立,标志着成都率先建立了一套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会学校建校伊始便被纳入学校课程之列。教会学校体育是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重要“源头”之一,对以华西协合大学为代表的教会学校的体育进行研究,有利于对近代四川地区学校体育的最初开展状况有较为准确的理解和深入的认识。文章以近代成都教会学校体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史学方法、逻辑分析法对近代成都的教会小学、教会中学、教会大学和教会女学的体育开展状况进行梳理。得出结论:(1)教会小学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开设体操课,当时的体操课内容是体操的队列队形练习,略显枯燥。到30年代,教会小学的运动会比赛中有五十码赛跑、各校团体同时游戏、传旗竞走、传球比赛等体育项目,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教会小学体育内容由单一枯燥逐渐变得生动活泼。(2)教会中学的校园体育氛围都比较浓厚,校园内流行的体育项目是田径和球类运动,学校的体育设施比较完善,并且经常性的举行体育比赛,学生的竞技能力很强。(3)华西协合大学素来注重体育,在建校之初就将体育课作为必修课。华大拥有很好的球类运动场地,是成都最早开展西式运动的学校,对近代成都学校体育起引领和示范的作用。由于当时的政治时局,报道华大及其附属学校运动会的文章中明确提出“体育救国”的口号,此时的教会学校体育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4)教会女子中学比较注重晨操和课间操,学校举行的体育比赛一般都是球类项目,为使更多人参与体育比赛,学校还将体操和健身舞蹈代替强烈的锦标式运动。短足旅行是教会女中体育的特色项目,学生们不仅进行了校外学习还锻炼了脚力。为增强学生体质,教会女中采取体检与膳食营养相结合的方法,这一方法对当代学校体育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华大女生的体育开展状况不是很好,大多女生很少参与体育活动。近代成都女子音乐体育专科学校的创办,对发展成都女子音乐体育活动和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5)近代成都教会学校体育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积极的影响有启蒙近代体育思想,倡导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近代学校体育内容和开女子体育之先河。消极的影响有重视培养选手争取锦标,不太关注大多数学生的体育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