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孤岛减渣、沙轻减渣、委内瑞拉减渣为原料,通过SARA方法将渣油分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以及沥青质,单一组分分别在缓和实验条件下通过Raney镍进行选择性脱硫反应,渣油亚组分中非烃大分子C-S键断裂,同时保持其它化学键不发生破坏,此缓和降解方法可在降低分子复杂程度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其它结构信息;在化学降解法的基础上,结合元素分析、分子量测定、红外光谱、气相色谱、模拟蒸馏、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等多种物理仪器分析方法对反应前后的渣油亚组分进行详细分析,以期深入认识渣油亚组分的化学结构。研究表明,渣油饱和分中的硫化物主要以硫醚类形式存在,其中,以环硫醚为主,烷基链硫醚较少;芳香分、胶质中的硫化物主要以噻吩类和硫醚类形式存在,其中,以噻吩类为主,环硫醚次之,与芳香环连接的烷基侧链硫醚较少;此外,随渣油组分变重,环硫醚类化合物的含量逐渐减少,噻吩类化合物的含量逐渐增多。渣油可溶质组分中烷基链硫醚类化合物为取代基含碳数<C5的含硫化合物,以-SCH3取代基的化合物为主。负离子模式FT-ICR MS分析结果表明,孤岛减渣芳香分、胶质分子结构中并不存在连接芳香稠环的硫醚桥;芳香分N1S1类化合物中芳香环呈渺位缩合的形式存在,随DBE增加,芳香环数逐渐增加,分子结构越来越复杂,杂原子在分子结构中的位置也有所不同;硫原子以噻吩环的形式存在;氮原子主要以吡咯环的形式位于芳香环状结构内部。芳香分N1O1类化合物中的氧原子极有可能以呋喃环的形式存在。胶质N1S1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中芳香环以迫位缩合为主,渺位缩合较少,硫原子主要通过噻吩环一边连接到稠合芳香环外围,而噻吩环两边连接芳香环的含硫化合物较少;氮原子位于芳香环状结构上,且以五元吡咯环的形式连接在芳香环系统的外围;N1S2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呈线性排列,硫原子以噻吩环的形式存在,其中一个位于分子结构内部,另一个位于分子结构端位;而氮原子主要以吡咯环的形式连接到芳环结构中。胶质中N1O1类化合物中的氧原子极有可能以羟基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以呋喃环的形式存在;N1O2类化合物中的氧原子极有可能以羧基的形式存在,多以含氮吡咯芳香稠环连接羧基侧链的结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