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型类泛素蛋白介导的26S蛋白酶体途径降解水稻条纹病毒沉默抑制子p3的机制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毒病害。该病是由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引起,由介体灰飞虱(Lapdelphax striatellus,SBPH)以持久循回方式经卵传播,引起水稻大面积减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RSV是一种负义单链RNA病毒,其基因组由4条单链RNA组成,总共编码7个蛋白。其中RNA3链采用负义编码策略,编码2个蛋白,其正义编码一个大小为23.9 kDa的非结构蛋白p3,被鉴定为基因沉默抑制子。p3通过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双链或单链siRNA,阻止其进入到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中,从而抵抗寄主的基因沉默。目前关于影响p3蛋白功能的寄主蛋白还鲜有报道。本研究在前期工作中,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Yeast two hybrid system,YTHS)从水稻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与RSV p3互作的水稻类泛素蛋白5,命名为OsUBL5。通过酵母双杂交(Yeast two hybrid,Y2H)、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和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实验进一步证实两者的相互作用。为明确OsUBL5在RSV侵染过程中的作用,根据RSV可以在实验条件下摩擦接种至本氏烟,因此先在本氏烟上开展工作。由OsUBL5氨基酸序列比对到3条同源的NbUBL5序列,序列分析发现,OsUBL5与这3条序列的氨基酸相似性达98%。采用Y2H,BiFC和Co-IP方法证明了3个同源的NbUBL5也与p3存在相互作用。接下来,分析不同物种UBL5氨基酸序列发现,其存在多个保守氨基酸位点。基于此,依次突变其保守氨基酸位点,通过Y2H和BiFC实验证实UBL5的D64和N7位氨基酸是其与p3互作的关键位点。为了明确UBL5与p3互作对于RSV侵染的生物学意义,首先,基于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TRV)介导的基因沉默体系,构建本氏烟NbUBL5s基因的沉默载体,系统沉默本氏烟NbUBL5s。在NbUBL5s基因下调约85%时,植株系统叶出现轻微腿绿、黄化表型,植株稍微矮化;摩擦接种RSV后,分析NbUBL5s沉默对RSV侵染的影响。结果发现,NbUBL5s沉默植株接种叶RSV侵染斑点数明显增多,病毒积累量显著增加,表明NbUBL5s的沉默促进RSV侵染。此外,qRT-PCR发现RSV侵染可以诱导OsUBL5s和NbUBL5s基因的上调表达。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3个稳定过表达NbUBL5基因的本氏烟株系,摩擦接种RSV发现,过表达NbUBL5基因植株与野生型没有明显的生长发育表型差异,但是转基因植株接种叶和系统叶RSV发病更慢,RSV症状更轻,且病毒积累量均比野生型少,说明过表达NbUBL5的本氏烟植株对RSV产生一定的抗性。同样地,我们也获得了RSV自然寄主水稻过表达OsUBL5的转基因植株,转基因植株生长发育也没有显著差异;带毒灰飞虱取食健康植株后,转基因植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野生型低,RSV积累量显著减少;说明转OsUBL5基因水稻植株同样表现了对RSV的抗性。综上结果表明,水稻和本氏烟UBL5参与了对RSV侵染的抗病应答。p3作为RSV的一个重要沉默抑制子,其对于病毒成功侵染是至关重要。因此,通过瞬时表达进一步分析NbUBL5与OsUBL5的表达分别对p3沉默抑制子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NbUBL5和OsUBL5在转GFP的16c本氏烟上表达均能抑制p3的沉默抑制子功能,且p3蛋白的积累量显著降低;同时,在野生型本氏烟上也分别表达NbUBL5和OsUBL5对p3蛋白的影响,结果发现,p3蛋白积累量也明显减少,说明OsUBL5和NbUBL5能够降解p3,进而影响其沉默抑制子功能。互作缺陷的NbUBL5突变体D64对p3功能实验表明,NbUBL5对p3的降解依赖于两者的相互作用。接下来,为了明确UBL5降解p3的机制。基于UBL5是一个类泛素蛋白,属于泛素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具有与泛素高度保守的空间结构。因此,利用26S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已共浸润p3和NbUBL5或OsUBL5的叶片,结果发现MG132处理抑制了UBL5对p3的降解;说明UBL5是通过26S蛋白酶体降解p3。泛素/类泛素分子能够被26S蛋白酶体的受体亚基RPN10和RPN13识别,这是经典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因此,通过Y2H,BiFC和Co-IP实验证实NbUBL5.1与NbRPN10或NbRPN13存在相互作用,以及OsUBL5与OsRPN10或OsRPN13互作。分别在沉默NbRPN10或NbRPN13的本氏烟上,共浸润p3和NbUBL5发现,p3的降解在沉默植株上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这些结果表明,UBL5介导p3降解依赖于与泛素受体RPN10或RPN13的相互作用。综上实验结果,本研究鉴定到一个与p3互作的寄主蛋白UBL5,并明确了UBL5介导p3的降解依赖于26S蛋白酶体,且UBL5与p3互作是影响p3沉默抑制子功能必需的,参与植物抗RSV侵染的作用机制。这对于深入理解RSV与寄主蛋白、植物抗病与病毒致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拓宽寄主抗病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基于粗放型的增长模式,这直接导致能源要素消耗长期居高不下,环境承载能力持续降低,污染治理成本不断攀升,上述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潜力。既要确保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增长,又要时刻警惕由能源消费上涨而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何通过环境规制政策在解决污染问题的同时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难题。究其根本,经济发展对能源要素的依赖存在刚性需求,寄希望于
环境污染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必然面临的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亦使中国付出了更大的环境资源代价,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事实上,面对急剧恶化的生态环境与公众的环保诉求,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经济发展理念已由“经济发展优先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向“绿
学位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福利,即人类直接或间接的从保障其生存和生活质量的生态系统中获得的利益。一直以来,可商品化和可市场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服务)研究受到更多关注。但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无法市场化、有公共服务性质的生态系统服务(调节服务)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供给服务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食物和原材料,调节服务则能保障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调节服务和供给服务对人类社会
学位
动态系统(Dynamical system)是一个数学概念,指其状态根据一组固定规则(又称演变规则)随时间变化的系统,这组规则确定了系统的一个状态如何演变到另一个状态。离散动态系统指状态随离散时间步演变的动态系统。细胞自动机和布尔网络是典型的离散动态系统。由于布尔网络模型用于定性地分析基因调控网络,因此该模型提出后被广泛用于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领域。以一阶逻辑为基础的逻辑程序具有较好的知识表示与
巨须螨科Cunaxidae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绒螨目Trombidiformes,前气门亚目Prostigmata,吸螨总科Bdelloidea。目前,世界已知6亚科、28属、451种,中国已知6亚科、17属56种(含本研究发表的分类单元)。本文对中国巨须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类研究,开展了比较形态学研究、区系及系统发育分析。主要研究结
极区中层夏季回波(Polar Mesosphere Summer Echoes,PMSE)是极区当地夏季中层顶区域在中频(Medium Frequency,MF)到超高频(Ultrahigh Frequency,UHF)频段被雷达观测到的异常强的回波。研究表明PMSE与人类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大气环流等紧密相关,同时也是尘埃等离子体物理、空间物理领域的科学家们广泛关注的重要科学话题。PMSE与中层顶
马歇尔·麦克卢汉被视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原创媒介理论家、思想家,提出“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冷媒介与热媒介”、“地球村”等诸多论断和预言,被誉为电子时代的先知。从麦克卢汉所处的以广播、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电子时代,到如今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与智能时代,新旧媒介的不断更迭与广泛应用,逐步印证了麦克卢汉对于未来社会的诸多预言,并重塑了人们
随着信息获取技术、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各个企业在同类型产品功能与质量等,用户基础选择要素需求上的设计制造能力日渐完善,导致了大量产品在功能与质量水平上的不分伯仲,使得用户难以抉择。面向如此市场环境,产品设计始终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点,而作为产品设计中重点内容的产品造型设计,其创新也自然成为了企业提升产品附加价值,赢得消费者的重要途径。成功的产品造型设计不仅能第一时间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