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分析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MS)、血脂紊乱合并MS、高血糖合并MS的组成成分,分析三组人群最常见组分的组合,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2.通过对高血压合并MS、血脂紊乱合并MS、高血糖合并MS人群进行中医体质类型的调查分析,明确高血压合并MS、血脂紊乱合并MS、高血糖合并MS的人群中医体质分布的特点。3.通过对已明确体质类型的高血压合并MS组、血脂紊乱合并MS组、高血糖合并MS组人群进行TDS辅助诊断技术检测,将各组中偏颇体质的经络数据与平和体质的经络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各组人群特异性的经络及其对应的体质类型,从而探讨高血压合并MS、血脂紊乱合并MS、高血糖合并MS中人群体质类型和十二经络病位的相关性。方法:1.通过对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就诊病人进行基本信息结合生化检查的方法,选定MS人群,在MS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的指导下,对已明确MS的人群按照高血压合并MS、血脂紊乱合并MS、高血糖合并MS的要求进行分组,并对各组的组分组合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2.利用《中医体质与分类自测表》对上述三组人群进行体质类型问卷调查,进行各组人群中医体质类型描述性统计。3.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高血压合并MS、血脂紊乱合并MS、高血糖合并MS中8种偏颇体质人群十二经络的左右比值均值与平和体质人群十二经络的左右比值均值进行成对样本检验。结果:1.“高血压合并MS”组,30~39岁年龄段,男性以痰湿体质多见,女性以气郁体质多见;40~49岁阶段,男性以痰湿和湿热体质多见,女性以气郁体质多见;50~59岁年龄段,男性以痰湿、湿热和气虚体质多见,女性以痰湿多见;60岁以上年龄段,男性以气虚和阴虚体质多见,女性以阳虚和阴虚体质多见。“高血压合并MS”中阳虚、气郁体质的胃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体质的脾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瘀血体质的心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体质的小肠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体质的心包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体质的三焦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脂紊乱合并MS”组,30~39岁年龄段人群较少,男性以痰湿体质居多,女性以痰湿和阳虚体质居多;40~49岁年龄段,男性以气虚体质多见,女性以气郁体质多见;50~59岁年龄段,男性以气虚、痰湿和湿热体质多见,女性以痰湿体质多见;60岁以上年龄段,男性以气虚和阴虚体质多见,女性以阳虚和阴虚体质多见。且“血脂紊乱合并MS”人群中的阳虚、气虚、湿热、气郁体质的心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气虚体质的小肠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湿热、瘀血体质的心包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禀体质的三焦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高血糖合并MS”组,30~39岁年龄段,男性以气虚体质多见,女性以气郁和阳虚体质多见;40~49岁年龄段,男性以阳虚和湿热体质多见,女性以气郁体质多见;50-59岁年龄段,男性以湿热体质多见,女性以痰湿多见;60岁以上年龄段,男性以气虚和阴虚体质多见,女性以阳虚和阴虚体质多见,并且比男性更易出现瘀血体质。且“高血糖合并MS”人群中的湿热体质的脾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气郁体质的小肠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豢血体质的三焦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体质的胆经与平和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男性MS人群以气虚质和阴虚质为主;女性MS人群以气郁质为主,部分女性还以痰湿质和阳虚质多见。2.“高血压合并MS”人群阳虚体质与胃经、三焦经等病位有相关性;气郁体质与胃经等病位有相关性;痰湿体质与脾经等病位有相关性;气虚体质与心经、小肠经等病位有相关性;瘀血体质与心经、心包经等病位有相关性。3.“血脂紊乱合并MS”人群阳虚体质与心经、心包经、小肠经等病位有相关性;气虚体质与心经、小肠经等病位有相关性;湿热体质与心经、心包经等病位有相关性;气郁体质与心经等病位有相关性;瘀血体质与心包经等病位有相关性。4.“高血糖合并MS”人群湿热体质与脾经等病位有相关性;气虚体质与小肠经等病位有相关性;气郁体质与小肠经等病位有相关性;阳虚体质与三焦经病位有相关性;瘀血体质与三焦经、胆经等病位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