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F15对人软骨细胞MMP-3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infengl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类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为主要特征的骨关节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给患者造成躯体痛苦的同时,也为社会、家庭和患者个人增加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OA的发病具体原因和机制尚不明确。许多研究认为,软骨细胞的代谢异常是OA发病中的重要原因,与软骨细胞介导的软骨各成分损伤有关。在众多分解代谢因素中,金属基质蛋白酶作为一类重要的蛋白家族,与细胞外基质成分中II型胶原蛋白和蛋白聚糖等成分的降解有着密切关系。基质金属蛋白酶-3(metalloproteinase-3,MMP-3)作为基质金属蛋白酶(metalloproteinases,MMPs)家族的一员,既往多报道与细胞外基质尤其是细胞外基质中蛋白聚糖的降解密切相关。Kruppel样因子15(Kruppel-like factor 15,KLF15)是含锌指结构转录因子家族(Kruppel-like factors,KLFs)的重要成员,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然而,KLF15在软骨细胞中的生理作用以及与OA发病是否相关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探求人软骨细胞中KLF15的表达及其与MMP-3合成的关系,探索其可能在软骨细胞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OA发病机制贡献了新的研究方向。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人软骨细胞中KLF15的表达目的:明确软骨细胞中是否存在KLF15的表达及OA与健康人软骨细胞中KLF15的表达差异。材料与方法:1、细胞系:人软骨肉瘤细胞SW1353购买自中科院上海细胞库;OA及健康人软骨细胞为原代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为实验室原存。2、方法:软骨细胞鉴定应用AEC II型胶原染色法及甲苯胺蓝染色法;各株细胞KLF15表达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OA、健康人软骨细胞KLF15表达差异应用q RT-PCR、WB和细胞免疫荧光法。结果:1、软骨细胞形态学观察及II型胶原、多糖染色证明细胞培养成功。2、KLF15 m RNA及蛋白在各株软骨细胞中有表达。3、KLF15 m RNA及蛋白在OA软骨细胞中表达低于正常人软骨细胞。4、KLF15主要在软骨细胞核表达。结论:KLF15在软骨细胞中表达,在OA软骨细胞中表达及合成低于健康人软骨细胞,提示KLF15可能与OA发病有关。第二部分:KLF15下调TNF-α诱导的人软骨细胞MMP-3表达增加目的:明确SW1353软骨细胞中KLF15表达与MMP-3等细胞外基质分解蛋白表达和合成的关系。材料与方法:1、细胞系:人软骨肉瘤细胞SW1353购买自中科院上海细胞库。2、方法:评估TNF-α对KLF15表达和合成的影响应用q RT-PCR和WB法;评估过表达KLF15对细胞表达MMP-1、3、9、13和ADAMTS-4 m RNA表达的影响应用q RT-PCR和WB法;评估敲减KLF15对细胞表达MMP-1、3、9、13和ADAMTS-4 m RNA表达的影响应用q RT-PCR和WB法。结果:1.TNF-α对KLF15 m RNA表达和蛋白合成有抑制作用,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2.过表达KLF15降低软骨细胞中TNF-α诱导的MMP-3 m RNA的表达和蛋白合成。3.敲减KLF15增加软骨细胞中TNF-α诱导的MMP-3 m RNA的表达和蛋白合成。结论:TNF-α对软骨细胞表达KLF15有抑制作用;KLF15降低TNF-α诱导的MMP-3在软骨细胞的合成。第三部分:KLF15调节人软骨细胞MMP-3表达机制探讨目的:探讨SW1353软骨细胞中KLF15调节MMP-3表达的具体机制。材料与方法:1、细胞系:人软骨肉瘤细胞SW1353购买自中科院上海细胞库。2、方法:WB法检测TP53及磷酸化TP53水平对TNF-α诱导的KLF15蛋白合成的影响;应用q RT-PCR和WB法检测TP53磷酸化抑制剂pifithrin-α对TNF-α诱导的KLF15m RNA表达和合成的影响;将携带MMP-3启动子区质粒转染至SW1353细胞中,过表达KLF15慢病毒或空载慢病毒转染后,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Dual 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检测KLF15对MMP-3启动子活性影响;软件预测KLF15与MMP-3启动子区可能结合位点,过表达KLF15慢病毒或空载慢病毒转染细胞,用或不用TNF-α处理后,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 IP)检测KLF15是否可与MMP-3启动子位点结合。结果:1.TNF-α诱导磷酸化TP53水平增加,p53抑制剂Pifithrin-α可显著逆转该过程。2.KLF15的过表达显著抑制MMP-3的启动子活性。3.KLF15能够与MMP-3的启动子区结合,且TNF-α处理减弱了KLF15向MMP-3启动子的募集。结论:TNF-α通过改变TP53磷酸化水平下调KLF15表达;KLF15可通过与MMP-3启动子区结合抑制MMP-3的转录。
其他文献
目的:Sirtuin 5(SIRT5)是NAD+依赖的III类蛋白质去乙酰基酶,其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尚未报道。因此,我们研究了SIRT5对前列腺癌的作用,以探索SIRT5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首先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实验,了解57例前列腺癌组织中SIRT5的表达情况。我们发现,Gleason评分>7的患者组织中SIRT5的表达水平与Gleason评分≤7的患者的组织表达水平显著不同(P<0
目的:WHO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一个个体可以认识到自己的潜力,有能力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并能够富有成效地进行工作,且能对为其所在的社区做出一份贡献的幸福状态。心理健康的个体不仅有生命力,社会适应良好,而且心理状态积极,可以较好的发挥出其身心潜力、表现出积极的社会功能。而心理健康问题,诸如行为问题、情绪问题和多动障碍等会影响到个体的日常行为活动,进而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儿童期和青少年期都是个体身心发
目的:肌腱是连接骨骼肌和骨骼的致密结缔组织。肌腱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由创伤、年龄相关性退行性变或过度使用等原因引起。虽然随着手术技术和术后活动的增加,肌腱粘连的发生减少,但它仍是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常常导致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甚至需要再次手术。肌腱来源的脱细胞基质具有天然肌腱的成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免疫原性。因此本研究试图利用肌腱脱细胞基质材料制备防粘连膜解决肌键损伤后粘连的问
目的:乳腺癌作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不断优化其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预测,包括患者自身情况对预后的影响和基于肿瘤基因改变导致的预后变化。对于患者自身的情况,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2等三种受体对于患者的预后影响最大,但原发灶与转移灶之间受体的变化对预后的影响研究很少。而随着高通量测序等一系列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基于基因组学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的分析越来越
研究背景: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患者的假体选择、围手术期管理、植入物的设计和手术技术等因素影响TKA术后临床疗效,而合适的植入物尺寸选择、关节线重建、软组织平衡和肢体力线的恢复,在手术中尤为重要。膝关节内翻是常见的关节成角畸形。膝关节内翻畸形发生时,影像学检查显示:胫骨近端或股骨远端畸形、内侧关节间隙狭窄(或外侧关节间隙增宽)、下肢机械轴2
前言: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50%以上,恶性程度高、侵袭能力强,并伴随较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特别是胶质母细胞瘤(GBM)恶性程度最高。目前胶质瘤的标准化治疗方案是手术最大程度切除,术后联合放化疗的Stupp方案,但治疗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传统的胶质瘤临床前研究大多只关注胶质瘤细胞本身,而忽略了胶质瘤微环境与肿瘤细胞间的相互调控,同时缺乏了符合体内的三维空间和
目的: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占到所有肺癌的80%以上。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和手术等。然而,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具有侵袭、转移能力的肿瘤。侵袭性和转移性也是这类恶性肿瘤最显著的生物学特征。即使初次发现时已进行手术治疗并完全切除了肿瘤,术后也仍
目的:在中国,肺癌的发生率正在持续增加,它的出现给每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不仅如此,它也引起了社会的负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以及小细胞肺癌已经成为肺癌诊断的常用术语。近几年,已经发现了一些致癌机制,例如EGFR突变,ALK融合等,这些致癌基因已经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主要靶标。但是,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的方法依旧是有限的,肺癌的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依旧是最高的。尽管
目的: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是人类死亡的两个重要原因。阿霉素(Doxorubicin,DOX)是目前最常用的广谱蒽环类抗肿瘤药物之一,广泛应用在白血病、乳腺癌、卵巢癌、肝癌和肺癌等患者的治疗中。然而,一部分肿瘤患者长期使用DOX后可出现明显的心肌损伤,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进而出现心肌病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因此,DOX所致的心肌损伤限制了其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目前临床上对DOX心肌损伤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
目的: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继发于多种诱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以骨质减少和骨骼微结构恶化为病理特征,伴有骨骼脆弱、骨折风险增加等临床症状。随着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的增加,其致残率和死亡率也随之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糖皮质激素通常用于治疗炎症和免疫介导的疾病,如过敏、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白血病。糖皮质激素相关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的继发性骨质疏松中的一种。长期大量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