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共同饮酒行为可能导致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受到损害,从第一起因共同饮酒引发侵权的纠纷诉至法院以来,各地法院受理该类型案件已数十年,虽然共同饮酒引发的侵权案件已不是新型案件,但在实际判决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聚餐饮酒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常态,也是一种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这种行为本不受到法律的约束,但随着公民维权意识的提升以及此类纠纷的频发,各地法院才将因共同饮酒引发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损害纠纷纳入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同饮酒行为可能导致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受到损害,从第一起因共同饮酒引发侵权的纠纷诉至法院以来,各地法院受理该类型案件已数十年,虽然共同饮酒引发的侵权案件已不是新型案件,但在实际判决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聚餐饮酒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常态,也是一种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这种行为本不受到法律的约束,但随着公民维权意识的提升以及此类纠纷的频发,各地法院才将因共同饮酒引发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损害纠纷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在当事人之间和解无果的情况下,选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受害人的权益,在没有明确法律适用条文的情况下,法官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或者价值观来判案,然而每个法官的职业素养和价值观各不相同,这使得在共同饮酒侵权该类案件中出现了相当多的“同案不同判”。在共同饮酒行为性质、注意义务来源和因果关系认定等共性方面的认定存在差异,没有统一的裁判规则,这样的判决结果不仅不能使当事人信服,也有损法院的公信力,本文将从统一裁判规则的角度来分析探讨共同饮酒侵权行为。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正文主要内容包含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三个共同饮酒案例引入主题,梳理三个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争议焦点,其中包括共同饮酒行为性质的认定、共同饮酒人的注意义务为何种义务、共同饮酒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三个争议焦点。第二部分,针对上述出现的争议焦点问题,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实务界和理论界的观点进行法理分析。首先从共同饮酒的性质开始界定,只有分析透彻其性质之后,才能对案件进行认定。然后分析法院在审判过程中用到的注意义务,通过法理分析来验证其判决是否合理。最后从侵权法上一般因果关系的规则及损害发生的原因力对赔偿责任的决定性等法理层面来分析在共同饮酒行为中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第三部分,基于对上述争议焦点的法理分析之后,结合我国国情及学理界、实务界中一些优秀的观点,从统一裁判规则方向对共同饮酒纠纷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使之更加完善。通过对上述三个问题的法理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共同饮酒行为属于可转化的情谊行为,不能将所有的共同饮酒纠纷都由法律来调整,只有在共同饮酒人有劝酒、赌酒、强行敬酒等不适当的先行行为时,才由情谊行为转化为侵权行为;共同饮酒人的作为义务为一般安全注意义务,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当对各种注意义务严格区分;在认定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上可适用相当因果关系,利用条件性和相当性两个步骤进行判断。
其他文献
我国居民生活消费理念的转变促进了信用卡使用需求的升级,催发了信用卡行业的繁荣。但近年来频频爆出因信用卡逾期还款引发的民事诉讼案件,持卡人抗辩轻微逾期却产生畸高利息,这主要与信用卡逾期还款的计息方式不合理、部分责任重复计算、标准过高等有关。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各地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对信用卡逾期还款引发的民事诉讼案件没有统一的裁判标准,特别在信用卡透支消费后逾期还款责任的认定方面,这显然不利于信用卡
随着现代制造行业的迅速发展,微小型零件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在生物医疗、通讯电子、航空航天、军事工业和精密仪器等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使得微切削精密加工技术备受关注。和常规切削加工相比,微切削加工材料去除机理更加复杂、加工过程参数控制更为严格、加工精度更难以得到保证,所以微切削加工技术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由于紫铜常作为微电极的材料,本文以紫铜表面微铣削加工为研究对象,研究紫铜表面微铣削
金属-空气电池由于能量转换效率高、应用方便等优点在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其空气电极上发生的析氧反应(OER)和氧还原反应(ORR)具有较高的能量壁垒,需要电催化剂的协助来促进反应的进行。目前贵金属催化剂应用较为成熟,但高昂的成本和稀缺的资源限制了其大规模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分别以硫酸亚铁和硫酸钴为铁源和钴源,通过合成简单且易操作的共沉淀法合成不同质量比的绣球状非晶型铁钴双金属化合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逐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出行需求急剧增长,进而引发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间,在通勤线路上经常产生大量乘客滞留。目前轨道交通大客流疏运组织方面的研究重点关注于轨道交通自身的运营组织,却很少有人在大客流疏运组织的研究中引入应急公交进行协同疏运。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车站客流控制为核心,协同应急公交接驳服务的组合疏运策略。高峰时期对车站实施客流控制能有效的减少车
交叉口是城市交通参与者中车辆与行人汇集与疏散的重要必经之地,也是城市交通冲突的集中点。但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城市交通事故频发,交叉口成为了城市交通安全的重大隐患,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城市道路通行效率及出行者的人身安全。交叉口因其不同的类型,使得发生在不同交叉口的事故的特征有所不同。而通过交叉口的各种因素变量来预测事故发生的风险,对降低事故率,提高交叉口安全性和通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为了彻底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奋斗目标,完成东西南北市场贸易又快又好的流通,加强公路建设是必须的,对于山区来说,隧道会越来越常见,隧道的埋深与长度也会不断增加,导致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地质灾害。断层破碎带涌突水危害是山岭隧道特别是深埋特长隧道中最主要的危害之一,通过超前钻孔排水以及衬砌排水能很好的降低隧道开挖以及后期运营时的涌突水风险,不同的排水量对工程以及环境的影响
GNSS技术因其具有测量精度高、全天候作业、站间无需通视、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大型工程与地壳运动等变形监测领域。但GNSS受到空间相关误差的影响,基准站与监测站间距不可过长,且物理基准站在长期连续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产生变形,进而影响监测结果。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增强参考站(ARS)的GNSS变形监测虚拟基准构建技术,利用三维位置不变的虚拟基准代替传统物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减少碳排放、发展低碳运输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货运行业作为高碳排行业,减排刻不容缓。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是我国内陆的两大货运方式,承担了全国80%的货运量。铁路运输的单位碳排放强度是公路运输的十分之一,但铁路货运量在全社会货运量中的占比却远不及公路货运量,通过制定合理的奖惩策略(“奖励型”策略为补贴,“惩罚型”策略为碳税)引导货流转移的结构性减排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减排方式。同时,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率稳步提高,为解决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及土地资源紧缺等问题,各地区纷纷加强地铁建设投入,轨道交通线网结构不断壮大日趋完善。研究新增线路的开通对轨道交通既有网络客流分布的影响,以帮助轨道交通企业更好的制定合理的客流组织计划十分有必要。本文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开通对既有网络客流的影响,首先从站点、线路、网络三个层次分析客流的时空变化,描述了客流在不同时间粒度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出行可供选择的交通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交通工具也变得更加智能化;作为铁路运输方式,行驶速度安全可靠地提高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目前普通轮轨列车运营速度已有明显提到,但进一步的提速由于受到轮轨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影响,使得能效比有限,因此以磁悬浮技术作为支撑的高速常导磁浮列车成为近年来备受各国关注的研究课题。磁浮列车属于复杂电子电力系统,其高速运行时与轮轨无接触,且列车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