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6月《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2015年3月《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正式生效,在这十余年的时间里,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由小到大,项目由简到繁。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政府采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问题是体制漏洞造成的,有的问题是采购当事人主观故意造成的,加强对政府采购工作的审计监督势在必行。与此同时,1982年《宪法》的颁布为我国现代化审计体制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依据,1995年《审计法》清晰规定了我国审计体系,使得我国政府审计工作真正走上了有法可依的道路,对政府财政支出形成了有效的监督。随着我国政府采购和政府审计两方面制度体系及实务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完善,针对政府采购开展的审计工作不断拓展和加深,这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政府采购的发展。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分析国内政府采购审计的发展状况,并借鉴国外政府采购审计的经验,对如何改善我国政府采购审计从现实角度提出合理建议。首先,本文分析了审计促进我国进政府采购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得出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审计的必要性和改进方向。其次,通过对M医院三个政府采购项目审计案例进行分析,从现实角度演绎政府采购审计的开展程序和遇到的问题,证明完善政府采购审计是一种现实需要。然后,基于审计机关的隶属不同,本文选取了美国、德国和韩国,并对它们的政府采购审计机制进行了介绍,重点从法律体系构建、审计监督运作和审计救济制度三个方面来阐述,给出典型国家在开展政府采购审计工作方面的经验。最后,笔者着重从七个方面对改善我国政府采购审计提出建议,包括完善政府采购法规体系、对政府采购预算进行事前审计、强化政府采购审计后续监督、制定专门的政府采购绩效审计指南、完善政府采购审计指标体系、健全审计人员的执业准入和后续教育机制、完善政府采购监督体系。政府采购审计既涉及宏观层面的国家治理体系创新,也涉及微观层面的技术指标体系构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本文在撰写的过程中,也是着眼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既阐述宏观的法规政策、审计覆盖范围、人才队伍等问题,也阐述微观的政府采购审计指标体系等问题,力图对完善政府采购审计给出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建议。